记者手记:总书记心中的万里长江图

时间:2023-10-17 17:32:56 推荐 356

新华社南昌10月16日电 题:记者手记:总书记心中的万里长江图

新华社记者林晖、黄玥

秋日长江,浩荡辽阔。

站在江西九江岸边放眼望去,只见九江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江面货轮穿梭、汽笛交响,“黄金水道”一派繁忙景象。

中秋、国庆假期后第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位于长江流域的江西省考察。第一站,就来到襟江带湖的九江市,观文脉传承、察岸线管理、看生态环保。

“到长江边上亲亲水吧!”绵绵细雨中,总书记从江边步道沿台阶一直走到离江水最近处,在波涛声中伫立良久,眺望凝思。

万里长江,始终牵动着总书记的心。此次江西之行,总书记特意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进展座谈会。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就长江经济带进展召开专题座谈会。

为何再看长江?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承接南北方,是我国生态优先绿色进展的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进展的主力军。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地位重要、使命重大。非常是当今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进一步凸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进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书记的一席话,道出此行的重大意义。

从中国版图看,漫长的东部海岸线犹如一张蓄力已久的长弓,长江经济带算是那根蓄势待发的锐箭。箭的强度和能量,关于中华民族的将来进展至关重要。这个地方占有全国“半壁江山”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

事关全国进展大局的长江经济带,怎么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幅壮阔的万里长江图,将怎么呈现新的历史荣光?

万里长江图,是保护与进展的交响。

在九江,总书记专程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调研。“看两个方向,一个是保护事情,一个是进展事情。”

曾几何时,以“化工围江”为典型代表的生态破坏咨询题,成为长江之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进展座谈会时就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阶段,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辟。

“长江经济带因长江而兴。把长江搞坏了,还有什么长江经济带?”

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一方面高度确信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方面语重心长地指浮现在的长江只能讲是“大病初愈”,“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稍有好转又动起歪念头。”

他以一份内部材料反映的现象举例,当前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三个“怪象”:绿色建材不绿色、环保工程不环保、生态放流不生态。

能够讲,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进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

“长江经济带上的产业都要按照党中央要求,把长江保护好,把长江经济带进展好,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辟的道路。”总书记嘱咐道。

不搞大开辟,并非不进展。用总书记的话讲,“不搞大开辟”是不要乱开辟、低水平开辟、粗放开辟、破坏性开辟,而是走一条高质量进展的道路、绿色低碳进展的道路。

在保护中进展、在进展中保护,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路径必将越走越宽广。

万里长江图,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景德镇,窑火传承千年。当年,能工巧匠们在这座小城烧制的精美瓷器,沿着昌江、鄱阳湖通江达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今天,这个地方的陶瓷从业者有10余万人,在土与火之歌中保留历史经历和都市根脉。

踩泥、揉泥、拉坯、印坯、利坯、画坯、施釉、起釉……总书记认真察看制瓷工艺,对陶瓷非遗传承人的手上功夫和工匠精神,以及千年瓷韵中的文化传承高度赞赏。

从陶瓷文化,总书记谈起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谈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四大文明中,惟独中华文明没有断流。字依然过去那些字,人也一代代传下来,还有不少的传承,中国的基因在这个地方。”

“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接着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这是对景德镇的嘱托,也是对中华文化传承进展的期许。

总书记考察的南麓遗址,被景德镇人称作数百年前的制瓷“央企车间”。同一座都市里,总书记还调研了现代央企车间——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个总装车间。作为我国航空装备重镇,昌飞依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打造出一架架翱翔长空的“大国重器”。

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现代科技的硬核突破,在这个地方汇聚成亮丽的风景。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壮大,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激发高质量进展新动能,长江经济带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进展前景。

万里长江图,是都市与乡村的交融。

粉墙黛瓦、翘角飞檐,流水淙淙、小桥人家。这是城里人的乡愁风景,依然农村人的诗意栖居?

当总书记来到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时,几名正在写生的美术学院师生热情地向总书记咨询好。总书记亲切地对大伙儿讲:“在这个地方写生有启示吧?选一角,画出来算是艺术品。”

城与乡的“握手”,在此写下生动一章。近年来,村里依托优美的人文景观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进展特色旅游、研学基地等,人民日子水平大幅提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假如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都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此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点考察,都会专程到村子里去看看。广东高州市柏桥村,黑龙江漠河市北极村、尚志市龙王庙村,浙江义乌市李祖村……心心念念的,算是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正如总书记所讲,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都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石门自然村的街巷拐角处有一面“笑脸墙”。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上,写满对家乡焕新颜的欢喜,对将来新日子的憧憬。

总书记望着“笑脸墙”,微笑着讲:“什么是幸福?幸福算是人们心情愉悦,开心日子。”

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进展、共同繁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日子画卷徐徐铺展。

江西之行,总书记再次提到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

他以“条条大路通罗马”打了个比方:可能有的路是捷径、有的路远一点,但只要坚持走,都会走到底,就怕来回来去改路线,什么时候能走到头?

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万里长江图,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进展,算是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起而行之、笃行不怠,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