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清理舌苔误吞18厘米长牙刷
近日,莆田一名小伙在清理舌苔时误吞18厘米长的牙刷,最终在医院用内镜取出了牙刷,据小伙介绍,他在刷舌苔时仰起头,没想到一不小心牙刷就滑下去了,下面大伙儿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小伙清理舌苔误吞18厘米长牙刷,误吞塑料异物如何办。
小伙清理舌苔误吞18厘米长牙刷
11月5日,莆田一男子无意中吞下整支牙刷,在市内辗转多家医院后,终于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取出了牙刷,避免了一次外科手术。
18厘米牙刷误入腹中。牙刷,一整根,如何吞到里面去的?面对接诊大夫一脸吃惊的表情,20多岁的莆田男子傅某及家属无奈讲出了情况通过。
11月4日晚11点左右,已刷好牙的傅某为进一步清洁舌苔,高仰着头刷洗舌根部。没想到一不留神,牙刷滑入咽喉部。随之,傅某剧烈干呕,但这并没帮他将牙刷吐出,反而整支牙刷落进腹中。
惊恐的傅某连夜赶往市内多家医院就诊,经外院大夫推举,次日上午十点多,傅某来到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经过胸腹部CT,大夫发现1支长达18cm牙刷正倒置斜插在胃-十二指肠降部。
由于牙刷长且滞留位置较深,内镜取出难度极大,不排除需要转外科手术取出的可能性。听闻这样,现场患者及家属后悔自责而难过不已。
消化内镜中心值班大夫宋聪华博士在了解事情后,通过分析,初步推断牙刷未引起消化道出血、梗阻和穿孔等并发症,且仍有内镜下取出牙刷的可能性。
胃镜下巧取牙刷
在征得患者家属的知情接受后,宋聪华给患者准备了“三步走”的预案:
第一步
采用常规方式,尝试将胃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后用圈套器套住牙刷柄部取出。
但可能浮现够不着或套不住的事情,而且牙刷很长,取出过程稍有不慎,易造成损伤。
第二步
若牙刷在十二指肠降部更远的地点,胃镜不能到达,则用结肠镜或小肠镜取出。
第三步
以上均不成功或牙刷已进入空肠,或术中发现牙刷已引起穿孔则转外科手术治疗。
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后,宋华聪决定让患者先禁食,再经过内镜取出消化道中的牙刷。
在消化内科和内镜中心医护团队及麻醉科的密切协作下,内镜中心黄新香副主任医师和宋聪华成功将胃镜插至十二指肠球部,用圈套器套住上提牙刷柄末端,将牙刷拖至食管中。
最后调整角度,将牙刷以长轴与食管腔平行的状态下向口腔拖出。再次进镜探查,消化道内未见活动性出血及穿孔。整个过程仅用了30分钟不到。
误吞异物处理不及时后果严重
据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黄朝忠介绍,上消化道异物占急诊内镜诊疗的1/4。若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此次,团队将牙刷顺利取出实属不易。若消化道异物内镜不能取出,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这势必会带来脏器损伤。
黄朝忠表示,目前消化内镜下的异物取出成功率特别高,发现消化道异物后,建议首选内镜下,在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费用的并且,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黄朝忠非常提醒:
近年来,误食异物的病例屡见不鲜。一旦浮现误食异物,应马上就医,千万不要认为异物只要顺利吞到里面去了就没事了,更不能采用食物往下送等惊险行为,不及时治疗后果会更严重。
误吞塑料异物如何办
误吞塑料异物可经过大便排出、排不出来需要进行手术等达到治疗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乳果糖、酚酞片、开塞露等,还可经过食用富含纤维、润肠通便等食物,进行辅助治疗,需要依照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具体事情如下:
1、大便排出:假如患者吞食塑料异物比较小,同时没有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可经过多吃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如香蕉、韭菜、苹果等,或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芝麻,酸牛奶等,促进排泄。还可经过口服乳果糖、酚酞片,外用开塞露软化大便,促进排便带出塑料异物。
2、进行手术:假如患者吞食塑料异物比较大或比较硬,且边缘锐利,容易造成腹痛或者肠梗阻等事情的浮现,塑料异物也会卡在食道处或在胃内无法排出。此类事情,应及时就诊,在大夫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置,以免消化道穿孔或者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浮现。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