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速细胞治疗领域布局 2024年产业规模将达100亿元
肖钰周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记者从上海市科委11月10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上海近日发布《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进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瞄准细胞治疗这一新赛道,打造细胞治疗创新策源地和产业新高地。
作为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细胞治疗产业集聚区之一,上海在免疫细胞和干细胞治疗领域形成了一定优势,已有2款免疫细胞治疗药品上市。《行动方案》提出,到2024年,上海细胞治疗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依据“坚持创新策源、坚持双链融合、坚持赋能产业、坚持开放合作”的原则,《行动方案》围绕上海细胞治疗创新链和产业链,在4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
聚焦创新策源能力,《行动方案》提出,强化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核心装备、试剂和耗材研发攻关与应用;建设市级及以上细胞治疗创新基地和平台20家,并布局细胞治疗相关市级科技重大专项。
聚焦临床研究转化,《行动方案》提出,新增临床试验批件和备案创新申报项目20个以上,鼓舞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领先探究开展首次应用于人体的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并在国内首次提出探究“前院后工厂”细胞治疗产业进展新模式。
据悉,上海目前备案成功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数位居全国第一;陈赛娟院士牵头开展的相关研究已开辟3项临床新技术,并取得应用资格。
聚焦产业进展能级,《行动方案》提出,打造“一核多点”的细胞治疗产业特色集聚区,实施“固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动产品质量检测等细胞治疗标准制定。到2024年,创新产品上市申请量达到3个以上。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细胞治疗产品制备模块,建成后将达到细胞治疗产品超1000人份/年的产能。
聚焦政策改革突破,《行动方案》围绕人遗审批、临床试验和上市审批、设备与原材料进出口、企业融资等方面的堵点和难点,提出针对性举措。其中,对在上海注册的企业、获得上市许可并在上海转化的细胞治疗产品,赋予最高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各要紧发达国家竞相布局的细胞治疗“新赛道”,《行动方案》必将加速形成细胞治疗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进展的“上海模式”。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