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防控科学性、精准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回应二十条优化措施调整看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否意味着放松防控?为何对这些措施进行优化?怎么催促地点落实优化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上述社会关切咨询题作出权威回应。
因何调整?更科学精准,不是放松、“躺平”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介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持续跟进全球疫情态势和病毒变异特征,动态评估防控举措实施效果,结合疫情处置经验和药物疫苗等技术进步,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举措,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董瑞丰摄
“结合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等政策实施事情的评估结果,通过专家深入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二十条优化的政策举措,不是放松疫情防控,更不是‘躺平’。”雷海潮表示,每一次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基本上十分审慎的,也是通过专家科学论证的,确保积极妥帖、风险可控。
据介绍,优化之后的举措,可以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中遇到的一些“瓶颈”咨询题,如隔离资源相对紧张、流调人员相对不足等,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进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躯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进展的妨碍。
密接管控为何变“5+3”?基于多地防控实践和评估数据
二十条优化措施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对风险人员管控、风险区域划定、入境人员管控、医疗服务和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其中,对密切接触者的治理措施由“7+3”改为“5+3”,即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介绍,评估显示,随着新冠病毒变异,其埋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并且,思考到奥密克戎最长埋伏期为8天左右,5天集中隔离结束后实施3天居家隔离能最大限度管控住风险。
二十条优化措施还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常继乐介绍,评估显示,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外溢要紧与风险区划定不及时、范围不准确、协查不及时有关。评估还显示,解除闭环治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为1.6/10万,经过闭环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规范开展核酸检测,能够及时发现感染者。
“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作出的。”常继乐讲。
为何不再判定“中风险区”?提高防控效率
依照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并且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常继乐介绍,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人群规模大,但感染风险极低,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评估还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此前,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并且消耗了一定的基层工作人力,于是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常继乐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更科学、更精准、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疫情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
怎么避免“一封了之”?全力做好人民群众生产日子服务保障
二十条优化措施中提到,要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11月12日,在位于渝北区的重庆庆荣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搬运蔬菜。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安宝军表示,商务部将持续强化市场监测与预测预警,及时投放肉类储备。催促重点商贸场所,针对可能浮现的涉疫事情提早规划临时替代场所。保障末端配送力量充足,满足封控隔离居民基本日子需要。并且,各地对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不得擅自要求停工停产。
雷海潮讲,在发生疫情的地点难免会有阳性感染人员到医疗机构就诊,医疗机构不能简单一封了之、一关了之,一旦做完终末消杀,评估风险已得到有效管控,应第一时刻恢复医疗机构日常诊疗秩序,不能持续关闭不少科室。
针对群众十分关怀的纠正核酸检测“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治理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此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进一步的重申和强调。依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当发生疫情未来,基于流调研判,明确传播链清楚,没有发生社区传播,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开展快速疫情处置。
怎么纠正“层层加码”?关键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雷海潮讲,更重要的是要把优化措施组织好、落实好,要加强关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咨询题的整治力度。
据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每天进行调度,关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相关咨询题,进行积极有效回应,转交有关地点予以推动解决。将来,要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群众和有关媒体反映,进一步保证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和执行落实。
如近期部分地区浮现的交通物流过度管控等咨询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将加强督办转办,推动咨询题立行立改。关于通行过度管控咨询题反复浮现、督办转办咨询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货车司机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将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效应。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