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支招怎么应对疫情:“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打好最后一仗”
中国青年报记者 胡春艳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十条”后,天津大学空中课堂在线近日邀请了“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就怎么应对疫情咨询题为师生答疑解惑。他告诉年轻的大学生朋友,抗疫精神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小步、不停步”是为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张伯礼认为,“走小步、不停步”不断优化防控策略是一种比较妥帖的方式,是为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躯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进展的妨碍。他并且提醒,“我们的国家太大了,各地事情都很复杂,奥密克戎感染的事情也很复杂,现在的着眼点要放在做好充分准备,非常要关注老年群体等弱势群体”。
“新十条”发布后各地浮现一定疫情上扬,张伯礼表示,还需要接着更密切观察,一是看病毒下一步如何变异;二是要观察临床的症状表现。
他解释讲,新冠病毒感染者普通分三种事情,第一种事情,感染新冠病毒后肺里浮现了炎症,“经过CT看到肺里边有条索状的,甚至叫白肺,普通算是肺里有炎症,这叫新冠肺炎。”
奥密克戎病毒的感染者中,有近半数浮现的是上呼吸道的症状,包括嗓子疼、咳嗽,也有的浮现肌肉疼、浑身没劲儿,然而没有浮现肺的症状。张伯礼认为这应该称为新冠病毒感染以后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不应该叫肺炎”。
此外还有一些感染者,“是一点症状都没有,也不发烧也不头疼,什么症状都没有。”假如是如此的无症状感染者也应注意,“你没有症状,然而有传染性,能够传给别人。”
从临床来看,假如浮现上呼吸道症状,彻底能够治疗,普通3天到5天,这些症状都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即使真的有了肺的炎症也不主要,从我们3年总结的经验来看,肺的炎症经过积极治疗都能康复。”张伯礼讲。
其实,从新冠肺炎疫情浮现之初,张伯礼算是最早关注并投入康复治疗研究的专家,他在武汉开设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门诊并建立了治理的平台。2021年年初,石家庄疫情暴发时,他又冲到一线参与救治并始终关注患者的康复事情。
“能够讲,第一代和第二代病毒感染者在恢复以后,有部分人浮现了一些症状,然而比外国不少人的表现要轻得多。”张伯礼讲,第一代病毒感染者中,一些人的后续表现要紧是乏力、倦怠,有些人咳嗽、憋气、食欲不振,更多的是失眠出汗,甚至还有脱发的,也有少数人浮现了嗅觉味觉减退。
第二代病毒也有上述类似的表现,然而比第一代病人要少一些。“到了奥密克戎,浮现这些事情的人很少了。”张伯礼讲,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的症状轻了,后遗症现在看来没有什么或是很轻的。
过去三年总结的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还是适用
即将到来的寒假该怎么尽可能避免感染新冠病毒?张伯礼院士提醒大伙儿,过去三年总结的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还是适用。比如在日常日子中要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少聚餐。
张伯礼认为,最好的预防算是心态,不要总是非常紧张、焦虑、恐怖,要吃好睡好,多喝水、不熬夜。
关于新冠病毒感染治疗方面,张伯礼表示,阳性患者应早发现、早用药、早治疗。“治疗一般感冒的药物都能够。”张伯礼建议,使用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时,能够采用“首用加倍”的原则,起效更快。他并且表示,不一定非要抢购之前推举的“三药三方”,或是迷信某一种药物,“事实上不少药都有效,辨证论治即可”。
“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打好最后一仗”
作为首批挂帅出征逆行武汉的专家,三年来张伯礼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参与临床治疗,并经过大量研究为防疫决策提供意见建议。他感慨,我国防控政策一步步调整,基本上以人为本的,“我们的党和政府真的关怀全国老百姓”。
在与第一代病毒斗争时,我国采取了严格封控措施,“保证了几亿人不被感染、几十万人不死亡,还维持了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为我们争取了那么长时刻总结了治疗经验。”
“三年抗疫,我们有得有失,总结抗疫精神,更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张伯礼讲,大伙儿增强了信心,也考验了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克服困难险阻的能力,“大伙儿对我们的党更加热爱,对我们的国家的管理能力有了更深的体味”。
并且他也清醒地提出,“我们对病毒的认识太粗浅了,要加大对病毒的研究”。
过几年会可不能浮现新的病毒?假如再浮现如何办?现在怎么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应对?他提醒大伙儿,“现在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张伯礼期待能培养更多的医学生,“拉出去打、能打胜仗”。在药物研发方面,他认为要对抗病毒药物做好准备,建好数据库及高通量的筛选模型,“只要明白病毒的结构,立刻可以筛选出有效的药来,提高应对能力”。
“通过一次疫情的历练,若干年后,你们长大了、成熟了,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学生讲,正因为这段记忆,我们对日子更加热爱,对躯体的健康多了一份了解。“曙光就在前面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打好最后一仗,取得全胜。”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