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出台“工业快批10条2.0”
科技日报记者叶青通讯员郑嘉俊范敏玲
1月6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辟区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黄埔区、广州开辟区对于进一步深化工业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工业快批10条2.0”),在1.0政策的基础上精简审批要求、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效率大提升、审批大提速”。
黄埔区、广州开辟区举行“工业快批10条2.0”新闻发布会。李剑锋/摄
作为省市实体经济主战场,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辟区坚持“实体经济立区、创造业当家”,2022年工业投资499.4亿元,增长23.1%,占全市工业投资总量46%。广州开辟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单宁伟表示,“工业快批10条2.0”从流程优化、精简提速、保障服务三个方面提出10条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业项目快批、企业快建、快投产,为实体经济进展积蓄强大动能。
让项目提早3个月投试产
“‘工业快批10条2.0’在总结1.0改革的基础上,坚持咨询题导向,精准解决审批存在的实际咨询题,更加注重系统协同,经过精简审批要求、融合关联事项审批等创新举措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审批质效再上新台阶,再次刷新黄埔速度。”广州开辟区营商环境改革局三级调研员陈凯表示。
在优化流程方面,“工业快批10条2.0”提出开展“环境妨碍评价文件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融合审批国家试点。过去,企业需要完成环评审批后才能申请排污许可,普通项目前后办理两个事项耗时至少3个月。融合审批推出后,实行“一套材料、同步受理、融合审批、一次办结”,企业只需编制一套材料即可同步办理环评和排污许可两个事项。“我们把污染因子识别、污染物总量核算、环境治理要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融合,统筹破解了环评技术导则和排污技术规范之间的38处冲突,一次核发两个证书,可减少10个工作日的公示及审批时刻,为企业至少节省2个月申报时刻,能够让项目提早3个月投试产。”单宁伟表示。
康方药业是国内单克隆抗体药物自主研发的领军企业,在广州开辟区建立了大分子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基地。“融合审批后的办事流程更简捷,不仅节省了审批时刻,也减少了办事次数,为我们产品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康方药业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红艳讲,在办理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过程中,该区行政审批局提供了全程跟踪辅导,提早帮助企业厘清环保审批的限制因素,提早破解难题。
此外,“工业快批10条2.0”深化市政相关事项“一件事”集成化审批改革,规划、市政、绿化、水务等此前串联审批事项实现同步受理、同步审批、同步出证,实现多证联办。在绿化审批方面,同步推进征求公众意见与专家审阅论证、方案修改等环节,为企业节省时刻15天以上。
订制式审批服务全域覆盖
“工业快批10条2.0”从“减”材料和“减”要素入手,进一步解决项目规划审批过程中的共性咨询题。
在“减”材料方面,企业只要已开展设计方案、树木保护、海绵都市等专项评估编制工作,即可同步办理设计方案审查。符合条件的项目可免于重新申领规划条件、无须提交景观会审议,保证企业在最短时刻最快办理相关规划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可为企业节省筹建时刻1—3个月。
在“减”要素方面,报审图纸核减其他专业审查审批内容,无须标注火灾惊险性分类及耐火等级、工艺设备安装等近10项专业内容,可为企业“减”时刻2-4周。将涉及防火等级甲乙类建筑物、工艺设备等内容改由消防、应急等职能部门提早介入、同步把关,更有利于提高行政审批的专业性、科学性。
为全力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进展,“工业快批10条2.0”提出订制式审批服务全域覆盖、区块链智能审批提速赋能和审批人员“首咨询首办责任制”等改革举措,破解单个事项耗时短,筹建总体耗时长的咨询题,从服务效能、报建质量全面提升企业感觉度。
改革前,订制式审批服务要紧以单个重点工业项目为试点,尚未实现全域覆盖,技术统筹仍存在盲区,数据要素还有漏洞。改革后,面向区内所有工业项目提供从招商选址时期到竣工验收时期筹建全流程的贴身服务,创新区块链智能审批提速赋能,审查技术数据汇聚上链、电子化共享后续审批,实现全域覆盖、全链条统筹、全要素共享。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