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打冰镐 守护蒙煤东运黄金通道

时间:2023-01-20 13:58:34 推荐 430

张洁科技日报记者陆成宽

冬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黄色的轨道车在龙王渠隧道口停稳当后,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龙王渠供电工区接触网工贾浩穿着绝缘靴,戴着绝缘手套,举着6米长的打冰镐,跟队友走进漆黑的隧道,开始了一天的打冰工作。

一进入湿冷的隧道,光亮瞬间消失,贾浩打开探照灯开始观察结冰点与冰面——今天的任务又不轻。

龙王渠车站所在的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是蒙煤东运的能源动脉,也是能源保供的黄金通道。新朔铁路源源不断地把内蒙古腹地的优质煤炭送到大江南北,离不开贾浩和工友们的保驾护航。

对说机里传来声音:“下行线有列车驶入,请进行避让。”“收到!”打冰工作是利用列车间歇进行的,隧道两端有防护员,每隔5分钟防护员与作业人员就要进行呼唤应答。

刚打冰时,贾浩稀奇得很,探照灯一亮,能够清晰地看到长短不一的冰柱子挂在隧道穹顶上,打冰镐一挥,冰柱子就哗啦啦掉下来。然而一个班跟下来,贾浩才明白打冰的辛苦。“由于要长时刻仰视,一个班下来脖子基本上僵的,最累的是两条胳膊,酸软得吃饭时拿筷子都手抖。”贾浩讲。

在新朔铁路沿线的89座隧道中,龙王渠隧道冰害最严重,已服役30年,是个“老龙王”了。这个地方夏季常年漏水积雨,再加上沿线山体土壤中的水分融化渗透进隧道,昼夜温差大,滴水成冰,侵入铁路接触网,就会对安全运输造成极大威胁。

“我们每年要持续进行五个月的打冰工作,一进入冬季,尤其是春融时刻,白天漏水,夜间气温骤降就结冰。”龙王渠供电工区工长李美祥讲。

贾浩是个四川娃子,刚满28岁,从温暖的南方来到寒风凛冽的大西北,他当时的心情与身边的荒草峻岩一样光秃秃的,心中后悔:“咋个办,啷个连个楼房都没得?”让他选择留下来的是,驻扎在龙王渠车站16年的老工长李美祥和身边同龄的队友。

“李工长在工作中是我们榜样,对我们非常关怀和照顾,我头一次穿绝缘靴冻得直蹦跶,后来是李工长给我买了棉鞋垫。”贾浩满怀感激。

龙王渠供电工区职员平均年龄惟独20多岁,别看这群“娃娃”年纪小,责任心可是大得很,连老工长李美祥都对他们连连竖大拇指。

入冬结冰以来,他们这支“尖冰连”已进行94次共计705人次的打冰行动,除去冰柱子数千根。“贾浩们”的点点付出,汇聚起能源保供的伟大力量。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