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我驾“鲲鹏” 奋飞万里苍穹
10年前的1月26日,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成功,国产飞机的起飞分量从60吨级一步跨越至200吨级。十年间,“鲲鹏”展翅,奋飞万里。新年伊始,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多架运-20运输机、运油-20加油机按照紧急出动程序,开展多机小间隔大规模跨区飞行训练。一起走近驾驭“鲲鹏”的飞行员们,见证“鲲鹏”的成长!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周函:战略投送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实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标志。运-20算是实现远程快速战略投送的核心装备。
作为我国差不多服役的最大的运输机,运-20航程远、载重大、速度快,官方代号“鲲鹏”。“鲲鹏”不仅仅比以往我军的运输机更大,那个大块头还有大智慧。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周函:之前飞过运-7、运-8等系列运输机,以往的运-8飞机是纯机械式控制,而我们运-20飞机采用了全新的电传系统,控制负荷大大降低,能更精确、更精准地定位到每个控制位置,飞行员有更大精力去完成作战预想和执行作战任务。
性能更优异、操作更轻松,作为那个大伙儿伙的操控者,尽管不像歼击机一样能够“空中拼刺刀”,但运-20飞行员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点也很多。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周函: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们执行国外任务,在空中有外军飞机抵近伴飞、侦察,在海面有敌军的舰艇雷达照射,我们按照既定打算完成了飞行任务。
目前,运-20的航迹差不多遍布亚、非、欧、大洋洲,展现了大国使命和大国担当。每一次飞行陌生航线,对飞行员们基本上一次未知的挑战。2022年1月,汤加王国洪阿哈阿帕伊岛的海底火山忽然喷发。运-20机队载着救援货物,克服南太平洋上空强对流天气妨碍,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速递到汤加。
这次飞行任务行程2万多公里,往返连续飞行60多个小时,横跨5个时区,人体生物钟颠倒,对飞行员考验极大。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周函:非常在夜间的时候,南太平洋上空天气瞬息多变,有雷暴威胁天气,尽管我们走之前会有详细的预报,然而天气变化实在太快,考验整个机组的决策能力以及把握能力。在整条航线上可供大型机备降的机场非常少,都是旅游的岛比较多,基本上短窄跑道,假如一旦发生特殊事情的话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不仅要对抗风雨雷暴,还要面对机场的复杂事情,运-20机队抵达汤加时,机场边上的草地还浮着厚厚一层火山灰。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周函:机场边上的草地里面,清楚可见上面浮着厚厚一层火山灰。火山灰实际上对飞行的妨碍是非常大的,火山灰在玻璃上假如摩擦产生圣艾尔摩斯之火,算是一种火花,会像砂纸一样打磨机体,降温以后又会附着在发动机上,可能就会引发发动机停车。
机组人员克服太平洋上空强对流天气、火山灰等不利妨碍,将中国的救援货物运抵汤加。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周函:当时落地以后,我们在驾驶舱里面能清楚听到,当地的华人华侨在唱着《歌唱祖国》。听了之后感受非常自豪,觉得做这种情况再累、再多的惊险也是值得的。
2022年的中国航展上,在运-20平台上衍生出的运油-20首次与公众见面。列装运油-20,对空军的作战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新机型,关于飞行员们来讲,也就意味着新挑战。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员马骏:加油机被誉为空中力量倍增器,通俗一点讲算是把加油站搬到了空中。在空中两架飞机的高度速度都要达到几乎一致,假如那个某一方飞行员浮现控制偏差,就会对加油造成比较大惊险。
运-20作为大型特种机的载机平台,将来或将衍生出更多机型,而运-20的航迹,也必定会更多、更远。
九万里风鹏正举
“鲲鹏”的宏大,寄托着历代中国人志存高远、图变图强的志向,用它给我国空军最大的运输机运-20命名,是今天的中国人在用一种硬核的方式表达浪漫。如此的硬核浪漫还有不少,像探月的玉兔、遨游的天宫、飞天的神舟、领航的北斗等等。浪漫的文化自信背后是我们今天的科技硬实力。几十年来,我们坚持在科技进展上自立自强,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把古人的想象力不断变成现实。我们坚持走好适合自己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梦想前行,如此的中国式硬核浪漫也将“九万里风鹏正举”。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