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场馆再利用 冰雪运动的热情持续高涨
总台央视记者王丰陈宝善
今天是2月4日,一年前的今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近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详细梳理了赛后一年来,对冬奥遗产传承和利用事情。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年来,都有哪些冬奥遗产在妨碍着我们的日子,一起来看记者的报道。
持续推动冰雪运动普及进展
带动全民健身
总台记者王丰: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能够讲是极大地带动了广大民众关于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市民冰雪体育中心,在这个地方大伙儿能够看到,有同意专业培训的小运动员,也有冰雪运动爱好者,大伙儿在这个地方能够讲上冰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是特别特别的高涨,给大伙儿看一个那个场馆的一个冰时表,能够讲是从1月30日到2月5日这一周的冰时表,从早上的十点到晚上的十点,所有的冰时基本上约满的。
赛后遗产报告指出,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带动了中国冰雪运动的跨越式进展,非常是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了3.46亿。而为满足群众上冰上雪的热情,在冬奥会后,各地持续加大优质冰雪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申办北京冬奥会时增加317%,有803块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加了41%。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冬奥会之后,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应该讲是持续地攀升,在场地设施上,我们想进一步地做提质升级,不管是从硬件更好地为大伙儿服务,并且从软件上来说也提高服务的品质和质量。
冬奥场馆赛后利用
四季运营全民共享
对于冬奥场馆赛后怎么利用的咨询题,一直是历届奥运会关注的重点。北京冬奥会场馆在赛后怎么更好地得到利用?再来一起了解一下。
今年年初,一场名为“首钢园冰雪汇”的活动,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举办,游客能够在这个地方体验多种趣味冰雪项目。
赛后遗产报告指出,北京冬奥会的12座竞赛场馆有4座是利用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场馆,经过经验借鉴,所有竞赛和非竞赛场馆都制订了详细的场馆赛后利用打算。
北京冬奥组委遗产治理处处长刘兴华:我们所有的冬奥场馆,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积极地来申办和承办世界高水平的冰雪赛事。
持续发挥奥运妨碍力
带动区域高质量进展
冬奥成果全民共享,冬奥遗产持续发挥对都市和区域进展的带动作用,打造首钢“首都都市复兴新地标”、建设延庆“最美冬奥城”和张家口“国际冰雪运动和体育文化旅游目的地都市”,持久释放的遗产效益,为都市高质量进展和人民的幸福日子注入新动能。
赛后遗产报告指出,后冬奥阶段,冬奥遗产持续发挥着对都市进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北京的首钢园在原有工业遗存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国家队训练基地和首钢滑雪大跳台等一批冬奥设施和竞赛场馆,推动了山、水、冬奥、工业遗存的创新融合进展。
中关村延庆园某体育科技企业负责人马天容:我们也希望体育运动和体育科技,可以服务更多的体育大众,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我们冰雪运动中来。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还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进展的有利抓手,将来,京张两地将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着力推进文体旅融合进展,推动区域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总台记者王丰:冬奥成果,全民共享,历经了7年的艰辛筹办,我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并且,也借助冬奥的筹办和举办,我们如期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雄伟目标,在带动区域高质量进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想,将来我们传承和利用好这份丰厚的冬奥遗产也必将为我们的经济社会进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