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韧性智慧都市 中国进入都市更新重要阶段

时间:2023-02-07 15:52:03 推荐 463

经济日报亢舒

我国都市进展差不多进入都市更新的重要阶段,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向存量的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并重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行”转变,内需潜力巨大。例如,早期建设的都市基础设施差不多开始老化,部分地下水管道不通畅,燃气管道老化导致安全隐患逐渐显现等咨询题,都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并且,都市更新亟需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都市更新不仅有助于解决都市进展中的突出咨询题和短板,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市是一个有机体,都市更新行动是个系统工程,算是以都市整体为对象,以新进展理念为引领,以都市体检评估为基础,以统筹都市规划建设治理为路径,顺应都市进展规律,推动都市高质量进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近日表示,2023年,我国将以实施都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都市。聚焦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持续在解决突出民生难题、制造高品质日子上下更大力气花更大功夫。

都市体检是都市更新的重要前提。倪虹介绍,2023年,我国将在设区的都市全面开展都市体检。找出小区在养老、托育、停车、充电、活动场地等方面存在的咨询题,有针对性地实施更新改造。开展完整社区试点,以体检成果为基础,补齐设施和服务短板,打造一批完整社区样板。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都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我国将接着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今年打算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并且,要大力推进加装电梯,开展住宅外墙安全整治、适老化改造等群众关切的项目。

既有建筑和老旧街区的改造利用也将持续推进。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推动有特色、有历史经历的厂房、商场、办公楼等既有建筑的有机更新和复合利用。实施老旧商业区、步行街、老旧厂区等老旧街区更新改造,推动街区功能转换、产业转型、活力提升,打造一批精品街道、创意园区、都市客厅等活力街区。

我国还将加快都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2023年,新开工都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10万公里以上,改造建设雨水管网1.5万公里以上,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倪虹介绍,将加快建立都市更新制度,探究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可持续实施模式;改进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持续推进都市生态修复、都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海绵都市建设示范;推进都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等新型都市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目前各地积极性较高,陆续出台了都市更新政策法规,完善制度机制,探究多种实施模式。例如2023年3月1日,《北京市都市更新条例》将正式实施。北京市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咨询题上创新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基层发现咨询题发出召集信号,相关部门迅速到场,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力保障了基层一线、群众周围的事“有人办、立即办、能办好”。不少都市首先开展都市体检,找出咨询题短板,然后制定都市更新规划、打算,再统筹推进老厂区、街区、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内涝管理、海绵都市建设和新城建等都市更新项目的落地。

2021年11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在北京等21个都市(区)开展第一批都市更新试点工作,为期2年。旨在经过试点探究都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探究都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探究建立都市更新配套制度政策。202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结都市更新试点都市和各地经验做法,形成《实施都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便于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在推进都市更新的过程中,都市体检发现的咨询题,算是都市更新的重点;都市体检的结果,算是都市规划、设计、建设、治理的依据。人民都市人民建,人民都市为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期待什么、操心什么,我们就要着重抓什么,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倪虹讲。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