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产业正在“火”起来 过半数省份前瞻布局
将来产业正在“火”起来。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看,过半数省份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或将来5年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前瞻布局将来产业,纷纷抢抓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例如在东部地区,江苏提出,积极进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将来产业;北京提出,培育数据驱动的将来产业;福建提出,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将来产业,打造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应用等千亿元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地区,湖北提出,超前布局量子信息、类脑科学、元宇宙等将来产业;重庆提出,培育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等将来产业集群;甘肃提出,谋划布局氢能、新型储能、航空航天等将来产业。在东北地区,吉林表示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国家创新驱动进展试验区、国家双链融合进展试验区、国家将来产业孵化试验区;黑龙江在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中表示,要高质量打造航天高端装备将来产业科技园。
什么是将来产业?业内认为,将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是面向将来并决定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实力的前瞻性产业,是支撑将来产业进展的主导产业。技术的前沿性、需求的突破性、妨碍的颠覆性、价值的战略性、前景的爆发性,是将来产业的显著特征。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点都在加大对将来产业的布局。“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将来网络、深海空天开辟、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将来产业孵化与加速打算,谋划布局一批将来产业。2022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批复10家产业科技园作为将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去年以来,上海、深圳、山西、浙江等多地还印发了培育将来产业的相关行动方案或指导意见。工信部日前表示,将研究制定将来产业进展行动打算,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将来产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发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深刻妨碍。要紧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加强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创造、生物技术、先进通信网络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将来产业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握将来进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将来产业是创新驱动的产业。将来产业具有依托新技术、引领新需求、制造新动力和扩展新空间的特点,因其“新”,将来产业具有无限想象空间;但也正因其“新”,将来产业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时期,其进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谋划将来产业的进展,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进展瓶颈制约等咨询题,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制造性,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支持力度,构建“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辟—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将来产业培育链路,为将来产业进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当前,各地都期望经过进展将来产业抢占进展先机。对此,要避免脱离进展实际一哄而上,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而是要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布局,统筹处理好国家与地点、政府与市场、将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形成共促高质量进展的合力。(熊丽)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