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推出“人才强区十五条”
科技日报记者陈曦通讯员袁忠清
2月17日,天津市西青区招才引智“引擎”全开,举办西青区“人才强区十五条”宣介交流会,以“开工即冲刺”的行动力广聚天下英才,加速打造人才进展新高地。
本次宣介交流会以“向专家人才汇报”主题,发布解读了西青区“人才强区十五条”新政,为西青区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教育急需紧缺人才颁发荣誉证书及支持奖励,并向区委联系专家代表发放了首批“青英人才服务卡”。西青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也就科技惠企、智能创造专项政策、招商引资项目支持、就业支持、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组团式”现场对接服务。
西青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宇就人才新政进行解读。“人才强区十五条”提出了吸引集聚五类重点人才、做优做强四大平台载体、培育壮大两支专业人才队伍、创新出台四类保障措施的“5424”人才工作新布局,聚焦优先支持产业人才、充分借重高校人才、精准引进海外人才、广泛集聚青年人才等方面,制定了15条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普惠面广的举措,既有对人才引进的资助,又有对创新创业平台的支持,还有优化人才服务的保障措施。
新政的制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坚持顶层设计“大格局”,注重人才引进与招商引资同频共振,人才培养与项目建设同步规划,人才进展与经济进展同向发力,打出一套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二是坚持聚焦产业“慷慨向”,突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理念,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激活“创新链”,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网联车、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进展,对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端人才非常是顶尖人才团队将“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以“人才高峰”引领“产业高峰”。三是坚持营造进展“大生态”,既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的“大事”,也关注人才闹心烦心的“小事”,创新推出“青英人才服务卡”,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关键小事”上明确支持政策,让各类优秀人才在西青专心创业、安心工作、舒心日子。
会上,来自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新材料实验研究、海洋智能装备研发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智能车联网运营、园区自动驾驶等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创业项目以及天津市高校校友会共享科技智库5个项目签约落地。区内集成电路、车联网、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等五大重点产业链83家重点企业面向海内外发布了“求贤令”,推出760个岗位,提出3200名人才需求,力争经过政策引领、精准发力,吸引集聚一大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让更多“最强大脑”汇聚西青。
“我们也想借此平台和机会为中芯天津的进展壮大招贤纳士。至项目建成时,将累计产生3500人左右的人才需求,我们真诚渴求海内外人才的加入,共谋共谱中芯天津的将来。”会上,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创造(天津)有限公司周俊红讲。
将来三年,西青区将经过实施“人才强区十五条”靶向引进领军人才项目150个,拉动60名国家级人才来西青创新创业,吸纳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800人,引育高层次教育和卫健人才超过200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制造创业活力,为西青高质量进展贡献更多智慧。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