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自己造自己

时间:2023-03-02 13:34:27 推荐 305

3月1日,特斯拉举行了特斯拉投资者大会,在会上,特斯拉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视频,让人意外的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能够自己造自己。下面大伙儿就和腾阅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自己造自己,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用了什么技术。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自己造自己

当地时刻3月1日,在特斯拉投资者大会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汽车是放在轮子上的机器人,在现实世界的AI方面没有人,也没有公司能接近特斯拉的水平。

马斯克提到,“我们也特别擅长创造,擎天柱(Optimus)是我们之前已有技术整合在一起,就能直截了当创造出来的,不管是电器电子架构依然电池包、电动马达等等,用于汽车的部件和技术,都能够直截了当使用。固然还有一部分,表明好像是目前我们没有直截了当拥有的。”

他表示,现实世界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值得畅想,在将来我们将看到人形机器人的更多作用。他认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的比例将不止是1:1,人形机器人可能超过人类数量。

特斯拉展示了对于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视频。与去年视频相比,那个视频中的机器人大概更加灵便,可以行走。马斯克承认此前在AI日上发布的擎天柱并不行用,但接下来事情会有所改善。

此外,不同于以往仅有一个人形机器人现身,本次视频中展示了多个人形机器人工作过程。

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总监AshokElluswamy上台讨论全自动驾驶。他指出,自动驾驶实际上是可持续将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也重申了马斯克在“秘密宏图”第二篇章中的观点,即其他通勤者能够使用未使用的汽车,汽车不应该被闲置,而自动驾驶将推动这一过程。

特斯拉方面强调,特斯拉人工智能系统的开辟办法与往常大不相同,这使公司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等解决复杂的规划咨询题。他还指出,人工贴标是不够的,于是特斯拉正在采用自动贴标系统。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用了什么技术

自2021年8月马斯克大张声势预告特斯拉要造机器人起,商用人形机器人迅速成燎原之势。2022年,不仅科技大厂小米、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相继露面,连家电界设计“天花板”戴森亦宣布将在10年内推出能够做家务的人形机器人。

其中热度最高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原型机一出场,口碑便两级分化,有人盛赞它是多重技术进步的集大成者,也有人因为它的步履蹒跚大感失望,原本期待特斯拉甩大招,谁料没等来一个能上厅堂下厨房的机器人,却等来一个行动笨拙缓慢的裸露电线版原型机……

论身手敏捷程度,比起早就能做跑酷、360°后空翻等极限运动的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Atlas,后进者特斯拉“擎天柱”大概相差甚远。

咨询题的关键,藏在机器人的“关节”里。

人体的关节决定了做各种动作的灵便性,机器人的“关节”驱动器(Actuator)同样这样。正是因为“关节”设计办法的差别,Atlas与“擎天柱”在运动能力上表现迥异。虽然在灵敏度上逊色很多,但“擎天柱”的驱动器设计凝结了大量的匠心巧思,使其大降功耗成本,堪称是推进人形机器人走向商业化的标杆之作。

想让机器人玩杂技?先炼好“人工关节”。

人形机器人有4大核心组件,分别是传感系统(对应五官)、操纵系统(对应大脑)、执行机构(对应四肢)和驱动系统(对应关节组织)。

走路、下蹲、举手、抓握、搬重物、爬楼梯……机器人的每个动作都离不开驱动系统的支持,驱动器则是撑起机器人运动能力的关键组件,技术门槛、成本都很高。

这是一个“小而精”的技术要地。人体有名有姓的关节共78个,其中使用频率高、承受分量大的关节更易浮现磨损和病变。老年人不如年轻人动作麻利,往往是因为关节的灵便性、韧性损坏了。

类似的,人形机器人能否高效精准做各种动作,特别依赖操纵肩、肘、腕、指、髋、膝、踝、腰椎等关节部位驱动器的质量。这要求驱动器既要数量多、占空间少、分量轻,又要耐摔扛撞。怎么说一旦“关节”出咨询题,机器人就“瘫痪”了。

于是,一台行动精准敏捷的人形机器人,其“关节”至少应具备这些特征:

数量上,自由度越多,能做的动作越复杂。自由度能够简单理解成能让一个物体独立运动的数量。小米人形机器人“铁大”全身有21个自由度,特斯拉“擎天柱”的更多,全身自由度共28个。

形态上,体积越小,机器人外形越精致。深圳安普斯的伺服系统专业研发人员透露,伺服驱动器在工业领域差不多很成熟,但放到人形机器人中需做到更小,突破这一点后,精度、操纵性能、柔性化等就都不是大咨询题了。

功能上,输出扭矩越大,承载能力越强。波士顿旧版Atlas的膝关节扭矩已高达890Nm,髋关节扭矩达840Nm。小米“铁大”的髋关节要紧电机瞬时峰值扭矩可达到300Nm。

人在运动过程中,脚底接触地面瞬间的冲击力是人体体重的数倍。于是人形机器人要想像人类一样瞬时起跑、弹跳,很考验驱动系统的快速响应和能量效率。

要让机器人动作速度快,驱动器在提供很大输出功率的并且,需确保可不能因为发热量太大而被烧坏。驱动系统还要具备出色的缓冲冲击能力,来保护驱动器可不能因为猛烈撞击而损毁。

掌握抓握的力度也很重要。举个例子,假如让机器人去拿鸡蛋,握力过大,可能把鸡蛋捏碎;握力过小,鸡蛋就摔地上了。于是驱动系统需与操纵系统协作,精细操纵每一个动作的轻重。

总体来讲,人形机器人的驱动器必须做到体积小、分量轻、轴向尺寸短、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利用效率、精度可控、耐冲击性等特性,结合机器人整机结构和操纵系统设计优化,才能保证其关节动作的高效执行。这不仅是制约人形机器人更灵便、自由的关键,并且也是让事实上现规模化量产、应用的重要门槛之一。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