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风光积“缩水”至近10年同期最小 网友:如何又枯了?
2月的最后一天,#鄱阳湖又枯了#的话题登上热搜,作为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波动引发热议。继去年9月后,星子站等站点水位近期再度跌破8米极枯线,枯水蓝色预警启动。但是,今年2月初南方雨水几乎天天“打卡”,为何鄱阳湖又枯了?近年来,鄱阳湖水风光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鄱阳湖再度“瘦身”水风光积缩小至近十年来最小
2月下旬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据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消息,2月27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跌至7.9米,低于8米极枯水位线,发布枯水蓝色预警。
FY-3D气象卫星鄱阳湖监测图(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从卫星图上看,鄱阳湖近期“瘦身”明显,水风光积达到了近10年来同期面积最小值。国家卫星气象中心FY-3D气象卫星监测显示,2月27日,鄱阳湖水风光积约1044平方公里,鄱阳湖水风光积较近十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减小了约21.8%,与去年同期相比,水风光积缩小了约30.5%,达到近10年来同期面积最小值。
气象卫星鄱阳湖水风光积逐年同期统计及距平百分率图(2014年-2023年逐年2月下旬)
今年1月以来,鄱阳湖水风光积和水位持续在低位徘徊,但2月15日监测到其水风光积明显变大,较1月31日水风光积增大了约57%;只是进入2月中下旬之后,鄱阳湖水位浮现持续下降,水风光积“缩水”明显,2月27日水风光积较2月15日水风光积缩小了约35%。
气象卫星鄱阳湖水风光积统计(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左图:2023年02月15日对照2023年01月31日),右图:2023年02月27日对照2023年02月15日(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月降水难缓鄱阳湖水位走低将来一周江西降水还是偏少
去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高温干旱,9月份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缩水”了8成左右,部分河段甚至干涸,水位一度跌破7.1米,为70余年来最低。
今年2月上旬,我国雨雪天气频繁,江南、华南等地几乎阴雨天天见,2月3日至13日,江西全省遭遇持续降雨过程,受降雨妨碍,鄱阳湖水位11日突破8米极枯水位线。在此期间,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上涨约2.5米,江西省水文干旱基本解除。
“尽管今年2月份降水较1月明显增多,然而降水量跟汛期比依然有限,加上鄱阳湖的来水除了受降水妨碍,还会受到上游来水等因素妨碍,降水并非妨碍水位变化的决定因素。”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解释,鄱阳湖在2月下旬浮现水位持续走低现象,也跟江西五河来水减少及长江干流水位转退有一定关系。
依照预报,将来一周,江西仍以晴或多云的天气为主,气温持续偏高,降水相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水文部门分析,鄱阳湖水位还将持续走低,沿岸相关单位和公众需接着做好各项低水位应对工作。
来源: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