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关爱,我们还缺失什么——知名妇科内分泌学专家陈蓉对于女性“人一辈子动荡期”的对话
科技日报记者 倪麟 刘若涵 实习记者 王烁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30年全世界将有12亿以上的更年期妇女的口,我国的更年期女性将超过2.1亿。
更年期女性怎么让自己更健康、更有日子质量,差不多成为关系个人、家庭,乃至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咨询题。2月14日,知名妇科内分泌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妇科内分泌与繁殖中心副主任陈蓉,同意科技日报客户端《观实》频道《权威对话》栏目的专访,就女性更年期关爱话题进行了对话。
主持人:朋友们,大伙儿好。观察实际,观照实践,关注具有科学意义的经济社会话题,具有经济社会意义的科学话题。欢迎来到科技日报客户端《观实》频道权威对话栏目。今天特别荣幸,邀请到知名妇科内分泌学专家、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妇科内分泌与繁殖中心副主任陈蓉教授。
陈蓉:王主任好。
主持人:我是主持人王学武。陈教授,跟大伙儿打个招呼吧。
陈蓉:朋友们,大伙儿好。我是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陈蓉医生,我是一名妇科内分泌大夫。
对话现场
更年期症状是不是病
主持人:有专家指出,更年期作为女性的人一辈子一个时期,既是“动荡期”,也是“机遇期”。陈教授,您如何定义女性更年期?
陈蓉:更年期是指女性从有生育能力时期到老年没有生育能力时期的过渡阶段,它事实上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术语,而是老百姓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一个名词,然而它太深入人心,所以仍然在沿用。医学领域与之有关的词是围绝经期、绝经后期,但含义不彻底对等,更年期包括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的早期时期。
更年期是女性人一辈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女性的躯体已有不少咨询题,所以把它称之为女性的一个“动荡期”。那个时期,假如我们把它治理好,将来就可能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老年,所以,它又是一个“机遇期”。
主持人:更年期女性心理上会有哪些变化?
陈蓉:更年期给女性带来的心理变化通常依然蛮大的。作为大夫,我一直在努力去体味我的患者朋友们记忆的心理过程;然而当我自己确实记忆更年期以后,发现作为当事人体味到的心理变化,往往是社会,或是自己的另一半以及子女,可能都很难体味到的。
主持人:如何理解?
陈蓉:在那个时期不不过心理变化,或者讲心理变化不少时候是源自于躯体变化。那个时期的女性,躯体可能会浮现月经紊乱,似乎20%的更年期女性会于是去看大夫,甚至可能还要去做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等手术,看似不是很大的咨询题,但也可能妨碍女性健康。
有的更年期女性可能会遭受不少不舒服,比如潮热出汗。举个例子,我在跟您对话,很正式的场合,作为更年期女性,她就有可能毫无征兆地面部浮现潮红,会很尴尬。再比如,不少女性在那个时期正好处于领导岗位,或者她是一名老师,需要在人前说话,就可能会有不少困扰。还有可能浮现失眠睡不着觉、躯体疼痛等事情。
这些加起来自但是然会对心理产生妨碍。会使人有一种感受,“我躯体如何了”“是不是老了”的心理变化。
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对更年期咨询题的不理解、不重视,有时候一提到更年期就会觉得那个人就没魅力了、人一辈子就没有希望了,甚至更年期女性会被给予“歇斯底里、不说道理、情绪化”的形象。这些对更年期“污名化”的行为会进一步加重女性心理负担。一般女性可能承受的就会比做大夫的我要更多一些。我自己是一名妇科内分泌大夫,从30岁开始就一直在诊治更年期女性,所以当我到更年期的时候,我能比大多数女性更理性、更客观对待那个咨询题,内心也提早做好了准备。然而,当我第一次记忆潮热出汗的时候,也有如此的心理感觉,“我确实开更了吗?”
主持人:日子中有时碰到50岁左右的更年期女性,她们会跟人讲,“我是更年期,别招我”;也有人把“更年期”等同于不可理喻、爱发火吵架;还有人讲,更年期是女性的“多事之秋”,您如何看?
陈蓉:您讲的事实上是两个咨询题。我们先讲更年期女性爱发火。真的有一部分的更年期女性在那个时期会容易暴躁、心烦、发火,这也是最容易被别人关注到的更年期女性特征。因为其他症状,如关节疼痛、睡不着觉,基本上更年期女性自己在那默默忍受,惟独对外发脾气才容易妨碍到周边的人。所以大伙儿就容易形成一个固有印象,看起来更年期女性算是容易暴躁、易怒、发火。还有可能是抑郁,也有一部分女性在更年期时期脾气变好了、变平和了,这部分人事实上还挺多的。大伙儿千万不要把更年期等同于更年期脾气暴躁、爱发火。
主持人:脾气变好的更多一些,依然脾气变坏的更多一些,最明显的症状是什么?
陈蓉:从数据上来说,抑郁是最多的,突出表现是对原来感兴趣的情况不感兴趣了。更年期女性可能既有抑郁也有焦虑。对变平和的这部分没有做过准确调查,过去调查更多是针对焦虑或抑郁,或者两者皆有的事情。
主持人:更年期变平和,跟职业或家庭环境有关系吗?
陈蓉:我认为是有关系的。不不过职业,也有可能是受教育程度、成长路径、自我认知的妨碍。就我而言,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我对不少情况的包容性会比往常好,感受自己不容易发火了。在我的门诊当中也碰到很多如此的女性,受过高等教育且情愿向内自我探究的女性大概更不容易发火。然而,当抑郁和焦虑来的时候,是不咨询你的学识、职业、家庭事情的。我也见过有家庭支持非常好的女性,仍然会记忆这些抑郁和焦虑。在记忆抑郁焦虑的时候,假如家里支持好一点,治疗效果会好,病程可能会短一些,更容易得到缓解。
主持人:陈教授,您刚才讲到更年期这些表现,从专业角度看,更年期的症状是病吗?
陈蓉:当更年期症状严重困扰着这些女性的日常日子或妨碍到工作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认为是病。
主持人:依照您多年诊疗,从就诊结构上来讲,看病的是农村的多一些,依然都市的更多一些?
陈蓉:我是在大医院工作,而且是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从病人结构群来讲,北京病人会占到40%左右,还有60%来自全国各地的。往常都市的病人多,现在交通发达了,而且农村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科普教育也越来越下沉,农村也能够接收到一些好的资讯。现在农村女性来找我看更年期的病人不少。我发现好多农村女性事实上非常幸福,他们来的时候老公陪着或子女陪着。都市女性相对更独立,可能是工作忙,小孩和老公各有一摊事业,自己独立就诊的比例更高一些。
主持人:从职业结构来看,跟在什么单位工作有关系吗?比如是机关事业单位多,依然企业多?
陈蓉:我个人觉得跟单位性质没有非常大的关系,然而有几种职业的女性在更年期时期相关症状可能更加严重。我们往常做过调查,如从事的职业对严谨精细程度要求高,在更年期时期更容易发生更年期综合征。老师、大夫、会计、出纳等职业是不能容错的,她们更容易在更年期时期浮现潮热、出汗、睡不着觉等事情。
主持人:顺便咨询一下,男性有没有更年期,和女性有什么不同?
陈蓉:男性也有更年期。女性平均50岁绝经,更年期从45岁到55岁之间是高发时期,90%的人更年期基本上在45岁到55岁,然而,男性往往从年龄上来讲会比女性要晚5到10年。从性别上来讲,女性的更年期是有标志性事件的——月经紊乱、月经停止,完全绝经,并且因为卵巢功能陡然衰退,激素跳崖式下降,所以症状会比较严重。相对而言,男性的激素变化会更加平缓,所以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严重妨碍日子质量的比例要比女性低得多。
对话主持人王学武
更年期综合征怎么防治
主持人:陈教授,您谈过一个观点,80%左右的女性在更年期会浮现不同程度的症状,50%的人症状比较明显,会严重妨碍到工作和日子。面对更年期综合征,女性该怎么缓解症状,或者讲重点在防依然治?
陈蓉:更年期女性会有不少症状,把这些症状组合在一起,就叫更年期综合征,防和治同样重要。在更年期到来之前应该提早做好知识储备,等到更年期有这些症状变化或者月经变化的时候,内心就会不慌。
主持人:哪些知识储备比较重要?
陈蓉:了解多大年龄可能浮现更年期,有哪些症状属于更年期综合征。我们有一些女性没有提早储备知识,当躯体浮现相关咨询题时候,到处去就诊,而不明白来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受到更年期综合征困扰的女性可能去到的科室非常多,包括骨科、耳鼻喉科、眼科、心血管科、变态反应科、心理科、中医科等等。
有一些更年期女性会在那个时期突发心悸,甚至会要叫救护车,这种事情在人群中的比例不是那么高,但这属于非常严重的症状。然而在这些科室,因为不过从症状入手,治疗效果可能就不那么好。但假如提早做好更年期相关知识储备,女性朋友们就可能不走弯路,直截了当到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并且,更年期不少咨询题防重于治。比如月经紊乱咨询题,不少女性选择忍受,而非就医。但月经紊乱最好依然来医院找妇科大夫或妇科内分泌大夫“保驾护航”,这能够让你避免大出血,免去做无谓的刮宫或者宫腔镜手术。
我们还能够从饮食、运动,甚至不少日子适应方面减轻症状。更年期时期,顺其自然的话,体重可能暴增,体重快速增加以后女性更容易潮热出汗,相关症状也会更多。如提早掌握了知识储备,能够在饮食上适当操纵,习惯那个年龄段躯体变化,在饮食结构上做到总热量适当降低,保证蛋白质和钙剂摄入,有助于减轻更年期的症状。
主持人:更年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普通人不明白具体哪天开始,在这种事情下怎么提早预防?
陈蓉:年龄是一个很好线索。关于女性来讲,我觉得最起码在45岁左右,你应该积极认识这件事儿,提醒自己要关注到这件事了。假如不提醒的话,她有可能就忽略那个事。从社会层面需要加强更年期健康宣教。
除了年龄以外,生理期变化是一个很好的线索。我刚提到年龄,但不是所有女性基本上在50岁那一天开始变化,也不是所有的女性基本上45岁,个体差异很大。
潮热出汗是更年期的一个很好的线索,失眠、骨关节肌肉疼痛等等也是线索,尤其几个线索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容易做出“更年期到了”的推断。
主持人:您刚才讲防,能够理解,治的话至少家里要有基础,比如讲家庭要准备什么,就像我们现在每天戴口罩防新冠很自然,更年期女性如何从最基础措施上去防和治?
陈蓉:您的咨询题提得很好。我以后在做科普的时候,要给大伙儿一个直截了当推举。
第一,记录月经。我们不少那个年龄段的女性,月经紊乱了自己都不明白。月经不准时“拜访”、来了不准时走,或者经量有变化的时候,我们都要把它记录下来。假如如此变化达到两次以上,就要引起重视了,所以记录月经很重要,不需要任何特殊仪器,有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够,在手机备忘录和时刻表上记录也是能够的。
第二,建议备好名称带“黄体酮”的孕激素类药物。月经紊乱周期变长,假如我们不去治理,可能会发生大出血。使用孕激素药物特别简单,但没有受过医学训练的女性有时候很难自己把握,所以遇到咨询题及时来医院,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建议适当补充奶制品。适当补充奶制品能够增加钙剂摄入。并且还要多晒太阳、多运动,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很难经过日常饮食补足,只能靠晒太阳补充,要裸露皮肤晒,而不是隔着玻璃、衣服或伞,也不能涂抹防晒霜。晒的时刻不需要非常长,都是15分钟到30分钟就够了。
主持人:您觉得更年期女性,提倡适量饮酒,依然干脆不喝更好?
陈蓉:我会建议依自己的酒量而定,最好是不喝,然而不用一刀切。关于酒的获益和害处与烟的评价不彻底一样。所有研究基本上认为吸烟对躯体不行。大部分研究认为酒不那么好,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酒在某个角度有一些益处。但至少不要喝大酒了。假如原来酒量好的女性,这时候能够和三五好友相聚,喝一点酒助助兴,我觉得未尝不可。但不要去相信“喝酒有益健康”,至少这一点目前的大部分循证医学没有支持,换句话讲不要过高期望喝酒去改善你的健康。
主持人:我们在日子当中经常碰到两个咨询题,从健康角度来讲,动和静之间如何处理,更年期是运动更重要依然肃静更重要?
陈蓉:那个是不同的日子哲学,我会更倾向于中庸态度。从更年期女性来讲,适当运动有不少好处。首先,在更年期时期,假如还跟原来一样吃的话,体重很容易增加,因为这时基础代谢率下降了。要紧靠运动提升。我们要积极运动,运动对体重治理有益。第二,假如积极运动,实际上是有助于改善我们情绪的。跑步能让我们产生多巴胺,让人愉悦,这对缓解压力很故意义。第三,运动有助于睡眠,整天不动闷在家里,夜里容易失眠。但假如今天出去跑了三公里五公里,晚上容易睡个好觉。运动还有不少好处,比如对血脂或脂肪的重新分布有好处,减少心血管疾病等。
从更年期治理来讲,依然鼓舞女性朋友动一动,但不是让大伙儿都去跑马拉松,我鼓舞大伙儿做慢跑、瑜伽、太极,还有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
主持人:平时您如何运动,锻炼时刻每天或每周有多少?
陈蓉:我从小是属于那种运动基础不太好的人,反而是成年以后开始养成了一点运动的适应。快走或慢跑,那个我觉得没有太多门槛。我最近还立了一个flag,讲要减多少体重。我要紧的操纵体重的方式也是运动,普通一次跑3到5公里,只规定距离,不规定时刻。
今年春节以后我一直坚持隔日一次,每次运动似乎在40分钟。我会做一些跳操运动,用一些免费软件给自己打卡,给自己一点点小激励。跳操或塑形就挺好,可能今天以练下肢和腹部为主,明天我就会开背,有时候会练一点瑜伽。总而言之我的锻炼是在动,但并没有非常大的强度。将来非常希望找一个专业的健身教练给一点指导。
主持人:前面您提到了抑郁,但抑郁症状不等于抑郁症,在您的就诊患者当中有没有从抑郁症状进展到抑郁症的。
陈蓉:更年期抑郁是特别严重的咨询题。跟其他年龄段抑郁症发病率相比,在更年期时期抑郁症发病率更高一些。并且,假如往常患过抑郁症的人,在更年期时期更容易复发。所以,在更年期时期要高度重视抑郁症咨询题。假如不重视的话,可能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我非常想利用科技日报的平台,建议家有更年期女性的朋友们,不论你是丈夫、儿子或女儿,当你发现家中女性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现在不感兴趣了,原来积极外向,这会儿不讲话了,就要多注意一些。要跟她多聊一聊,了解她正在记忆什么。假如发现有症状,请马上带她到医院就诊。
主持人:很多读者发现,女性更年期话题受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期刊高度关注。就您了解,我国的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女性更年期健康研究处于什么时期,与国外相比,有没有差距?
陈蓉:客观讲,中国最好的医院在做更年期治理研究方面,跟国际上能够讲没有太大差距。然而我们如此专科设置齐全的医院在国内可能确实不是那么多。在全国差不多有一批在做更年期治理的大夫,然而中国幅员辽阔,有广大的女性由于各种缘故,实际上是还没有得到针对更年期的更好呵护。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咨询题,在过去很长时刻里,更年期差不多从一个描述人一辈子时期的词变成一个贬义词。那个传统语境对更年期治理实际上是不利的,与国外相比这方面非常有差距。从国家层面来讲,目前在妇幼健康事实上是投入不少,但更多的是去关注孕产妇,关注儿童,这是对的。然而当我们国力更加强盛,尤其在老龄化社会的今天,我个人呼吁有关部门应该给更年期女性更多的支持和关爱。与国外相比,更年期诊疗技术是没有咨询题的,然而从整个社会体系治理来讲,有差距。
主持人:从专业角度看,您觉得大都市诊疗水平跟农村或者县级基层医院有什么区别?
陈蓉:农村或者县级基层医院往往没有更年期门诊,没有妇科内分泌专业,没有专科大夫,很难给更年期女性专业指导。幸运的是,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哪怕处在边远的山区或者农村最基层的女性,基本上有可能接触到正确科普资讯的,包括我本人在内的一大批更年期治理大夫都在做科普。不少病人有需求,然而基层大夫培训没跟上,基层医疗机构相关设置没跟上,更年期治理也没有列入妇女保健的最基本范畴,这个地方边我觉得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妇科内分泌学专家陈蓉
更年期健康谁做主
主持人:日子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小孩讲,“我妈更年期”,有丈夫讲,“我老婆更年期”,还有朋友讲“我们家里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您觉得更年期综合征,是心理咨询题更多依然更年期健康治理咨询题更多一些?
陈蓉: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种身心疾病,不是心身疾病,也不是心理疾病。身心疾病是有客观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在全身所有其他器官都没有衰退的时候,卵巢提早衰退了,所以有人把女性卵巢衰老或者更年期当作整个人体衰老的“启动剂”“启示器”“激活剂”。经过更年期治理,我们能够把更年期综合征带来的困扰降到最低。
并且,关于更年期的治理还不不过解决这些症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实际上算是治“已病”,但并且我们更年期治理还有治“未病”的作用。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基本上将来妨碍我们寿命的重要因素。而更年期管好了,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往后推迟十年,甚至可能会不得。从那个角度来讲,更年期治理意义特别重大,是治“已病”和治“未病”兼顾。
主持人:进入更年期以后,女性本人怎么正确应对?家庭、社会,乃至单位,应怎么关怀爱护更年期女性?
陈蓉:更年期发生的要紧年龄段是45岁到55岁,那个年龄段的女性往往是我们职场的中坚力量,正是职业上应该大展宏图的时候。但假如我们不把更年期管起来,从国际的数据来看,似乎有10%到20%的职场女性,会因为更年期综合征而退出职场或放缓自己的职业进展。
更年期综合征假如能作为“慢病”治理,开处方就能够开一个月到三个月,而一般疾病只能开一周两周的药。更年期女性症状,似乎平均会持续4年到5年,这是很长的时刻,而且有一些女性甚至持续10年以上。不作为慢病治理,本来工作就忙,让他两个星期来医院开一次药,根本不现实。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在相关领域充分调研后,认识到治“已病”和治“未病”的重要作用,将更年期综合征纳入“慢病”治理。从长远来讲,能够节约国家医疗资源。
我们可预期,生命最后十年会花掉一生中绝大多数的医疗费用,而这些医疗费用大部分花在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假如更年期治理好了,这些疾病的花费会因为发病率下降而大幅降低,节约国家医疗资源。国际上做过医学经济学治理研究,投入一块钱在更年期治理上,将来似乎能减少多少医疗支出,延长女性多少健康寿命。个人、家庭和单位是最直截了当获益者。
前两天一对夫妻跟我问更年期治理情况。他们夫妻非常恩爱,丈夫也很重视,所以一起来的。我讲到一些更年期健康治理,包括家人如何支持。丈夫讲,原来很想对她好,然而不明白如何样对她好,然而跟着一起来学习更年期知识,他才明白应该如何帮妻子。
主持人:从专家角度,您是否建议更年期女性所在工作单位或企业,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去给她们更多一些关爱?
陈蓉:我个人不建议单位额外关爱更年期女性。在现有社会环境中,假如给她太多额外关爱,可能会让不少女性被迫拒绝自己进入更年期,甚至会浮现角色尴尬,可能会让她觉得应该退出一线、退出领导岗位。然而,作为周围的同事,我们能够建议这些女性及时就医,在日子方式或者日常沟通上赋予一些支持关爱。
假如办公室中有一位更年期女性,她非常怕热,可能就会要求空调要开得凉一点,而年轻姑娘怕冷,这时候应该如何办?作为大夫,面对的是更年期女性,我会告诉她关爱是双方的,那个时候更年期女性能够大胆地和同事直截了当讲,我得把空调开低一点。然而我作为更年期女性,能够做这么一件事,去给同屋的小姑娘买件空调衫。如此做了,办公室气氛应该会和谐不少。
更年期会提早或延期吗
主持人:有研究文章讲,现在不少知识女性或日子条件好的职业女性,到了40岁就开始有更年期症状,这是不是现代女性更年期提早?
陈蓉:从整个大社会层面来讲,更年期并没有提早。在中国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从远古到现在都没有明显差别。然而现在我们真的感觉到有些人更年期提早了,一方面是人们的话语权更大了,更容易表达出来了。还有一个可能性,算是我们现有的流行病学没有跟上,真的会发现一些不良日子方式、不良环境因素会使卵巢功能提早衰退,最典型的是吸烟。吸烟会使卵巢功能提早衰退两年左右。不生育对卵巢功能也不行,有一项研究显示,生育小孩数量对绝经年龄有妨碍。相对来讲,在生两个小孩的事情下,卵巢功能衰退较晚。反复熬夜、长期抑郁,都会妨碍卵巢功能。
主持人:科技进步给您的职业生涯带来哪些便捷,或者讲对提高诊疗水平有怎么样的帮助?
陈蓉:从妇科内分泌的小领域来讲,上世纪50年代要紧是靠基础体温,那时候是没有方法测性激素的,需要从临床线索去推测。但现在很方便直截了当去测性激素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能测的指标也在不断进步,科技进步改变和提升我们的医疗水平。
曾经有一个疾病称为“闭经泌乳综合征”。综合征意味着病理生理机制不清,在不能测激素的时候,惟独依靠“闭经”和“泌乳”两个症状才能诊断。现在技术进步了,我们能准确测激素,还能够做核磁共振,能够发现更早期的病变,能够更精准地诊疗。因为科技在进步,我们那个领域能采用的诊疗手段越来越多。
以不孕症来讲,科技助力太大了。往常不能生的,可能确实就不生了,但现在人工助孕,给不少夫妇解决了咨询题,帮助不少不孕夫妇实现了生育后代的愿望。不少的科研成果要转化到医疗领域,从前车马慢,要转化也很慢;现在转化很快,我们往常老讲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但那个轴现在往上推了,在下丘脑以上还有操纵,称为KNDy(音candy,算是糖果)神经元。现在那个药差不多在做三期临床了,将来我们在治疗更年期和辅助繁殖领域,将有一大系列药都能用了。从整个医疗领域来看,大数据等科技进步更是改变了我们的医疗实践。
把更年期当做人一辈子新的起点
主持人:您在《更好更年期》一书中写道,更年期事实上是人一辈子中最好的时光,如何理解。
陈蓉:从我个人来讲,我确实觉得更年期实际上是一个更好的年龄段,能够讲是我从出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时光。我的精力体力方面都很好,所以在我儿子20岁生日的那一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你已长大,我还未老,真好!”。也许将来我还能遇到更好的时光,因为我的妈妈快80岁了,她在我的那条朋友圈下面加了一句,“我还能跑,更好!”。
我非常想跟大伙儿讲,更年期事实上不代表失去希望,反而这是很有希望的一个时期,你能够把它当作人一辈子的一个新起点。主持人:您看起来说过,把每一位更年期病人当作闺蜜。作为她们的闺蜜,对提升女性更年期日子质量,有什么建议?
陈蓉:我从30多岁就开始做更年期治理,从当年我的病人比我大已经20岁,到现在我治的病人基本上跟我的同龄人,我自己也在真切切地在体验更年期综合征。最近一位更年期病人来复诊,特地改了就诊时刻,就为了在一个特殊的节日给我送巧克力。她第一次来就诊的时候,她的改良K评分(注:这是评价更年期综合征严重程度的一种评分)很高,能够讲她浑身上下没有哪儿是舒服的,非常难受,结果她通过治疗,效果就非常好。某种程度上我先疗愈了她,然而她后来专程送小礼物的举动给我的温暖,我觉得反过来她也疗愈了我。所以我讲这是闺蜜的感受。
更年期能够是我们人一辈子中最好的时光。经过自己积极应对和适当的医疗措施干预,每一位更年期女性,能够在每一天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嘉宾介绍
陈蓉,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妇科内分泌与繁殖中心副主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副组长。担任《Climacteric》(中文版)副主编,《协和医学》《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繁殖医学》《中华医院治理杂志》等8个杂志的编委。已出版《更好更年期》等多本专著。
主持人介绍
王学武,科技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出版有《乡读手记》《孝亲三部曲》(《亲疼》《亲缘》《亲享》)。《乡读手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举目录》。
(策划:王学武倪麟文字编辑:王烁)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