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加大技术创新 推动科技创造业高质量进展

时间:2023-03-03 17:24:39 推荐 670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

从最初的小作坊工厂进展成为全球化高科技产业创造集团,TCL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进展之路。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同意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TCL将接着坚守实业,深耕科技产业,并提出了将来5年建立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目标。

作为一名坚守实业40余年的企业家代表,李东生长期关注创造业进展、全球化、技术创新以及民生等领域的咨询题。在今年两会上,他将围绕科技创造业高质量进展,提出加大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支持的建议,并推动创造业全球化进展。

提升跨境服务水平

李东生已连续五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代表任期内,李东生始终保持着对科技创造业进展、全球化、技术创新和民生等领域的关注。

李东生建议,提升跨境服务水平,推动中国创造业全球化。李东生表示,关于中国创造企业来讲,“走出去”可能会在合规经营及专利诉讼等方面存在一些风险。为此,要从提升跨境服务水平,从法律援助、政策问、技术专利诉讼、境内外融资等方面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支持。

提及创造业全球化进展现状,李东生认为,近年来,“逆全球化”持续发酵,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监管趋严等因素妨碍,一些企业产品出口成本优势缩小。中国创造业全球化,要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规避贸易壁垒,发挥自身优势在全球实现更大价值。

据了解,TCL持续推进全球化经营能力,完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在全球拥有43个研发中心和32个创造基地,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TCL电视销量跃居全球第二。

除了家电等智能终端的全球化布局,在半导体显示方面,TCL华星印度工厂差不多正式投入运营,将来将在产业端、营销端、研发端接着加强全球化布局。在新能源光伏方面,TCL中环积极探究,经过参股合资企业Maxeon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等地布局光伏电池和组件工厂。

深耕高科技产业

“TCL成立40多年来,我们从最初的小作坊工厂进展成为全球化的高科技产业创造集团,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进展之路。”回顾TCL的进展,李东生自豪地讲,中国经济进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高质量进展在创造业方面的体现算是要实现转型升级,走向高端创造。

TCL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进展。从半导体显示产业看,TCL华星的LCD技术差不多形成全球率先的竞争力,柔性印刷OLED、QLED以及Micro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相比国外率先企业已消除技术代差,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提高。在新能源光伏领域,TCL中环在210大硅片和叠瓦组件以及相关技术和生态方面建立了全球率先优势,实现光伏单晶和晶片产量全球第一,并掌握了创新的光伏技术。

李东生表示,TCL将接着坚守实业,深耕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基于TCL的现实和将来进展,TCL提出将来5年建立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目标。2022年,TCL科技的营收约为1600亿元,TCL实业的营收约为1000亿元。“我们有信心在将来5年把两个产业集团的经营规模都提升到2500亿元以上,跻身世界500强行列。”李东生表示。

改善科技创造业融资环境

在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李东生多次提出中国科技创造业创新进展与中国创造全球化进展的相关建议。今年,他将再次在两会上建言创造业高质量进展。李东生表示,“对科技创造业来讲,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是重要的进展驱动力,但中国科技创造企业在上述两方面均面临挑战。”

李东生认为,中国创造业已在许多产业和技术领域具有率先优势,但在向高端创造业迈进的过程中,部分核心装备、器件和材料等关键领域面临“卡脖子”咨询题。“解决技术难点没有捷径可走,要靠持续的投入与积累来提高竞争力。”李东生讲,以TCL为例,近五年TCL研发费用投入超过480亿元,目前在新型显示及材料、光伏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率先成果,申请专利数超过10万件。

从资本投入方面看,由于科技创造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资本回报率偏低,企业融资难度和压力较大,资金链趋紧。并且,中国创造业生产要素成本逐年上升。为此,李东生建议,加大对科技创造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改善科技创造业融资环境,延长贷款期限、放宽融资门槛;降低科技创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