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晓玉代表:我国商业航天事业迎来高质量进展机遇期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从最初对商业航天领域进展的预判,到近几年见证和参与商业航天的建设,我感觉到中国商业航天事业正在迎来高质量进展的机遇期。”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建设副董事长、总经理窦晓玉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基于多年在航天领域的设计问、科技质量和数字化治理等经验,近年来窦晓玉在履职和工作中加强了对商业航天进展的关注。
在2021年两会期间,窦晓玉针对当时我国航天发射场建设与将来商业航天发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迫切需要建设以满足商业发射为主的发射场”,并在发射场的选址、功能定位、项目布局、产业规划、治理模式等方面给出了详细建议。
此时,她的期盼正在付诸现实。2022年起,我国首个商业化运行的航天发射场在海南文昌开始投入建设。窦晓玉和同事们也投身其中。面对时刻紧、任务重、工艺系统复杂的事情,航天建设设计团队开启“007”模式,20多天连续奋战,完成了通常需要2个月的初步设计。
项目团队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一幕幕,让窦晓玉难忘。她讲,受疫情妨碍,有人发高烧带病工作,靠4小时一粒布洛芬努力坚持;有人带着5岁的小孩加班加点,她画图,小孩盖着衣服趴在桌上睡觉;一位刚休完产假的母亲,为了工作不得不提早让小孩断奶,每天早出晚归只能看到小孩的睡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为推进航天事业高质量进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窦晓玉认为,中国将来进展规划蓝图,为国有企事业单位加速推进商业航天、民营企业积极探究商业航天,制造了更加有力的进展空间。
今年两会,窦晓玉依旧带来了对于商业航天的建议。一是加强和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建构和战略规划设计,加快商业航天的立法进程;二是对外积极向国际电联争取空间资源使用权,对内实施公正、平等、法制化的空间资源分配,保证商业航天健康进展;三是创新政府治理部门、政府用户、企业界之间的合作运行机制,引导企业、政府、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经过采用政府补贴、采购服务、托付建设等多种形式,扶持商业航天企业的成长;四是促进商业航天的成果向大众化、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应用方向转变。
记者手记:
接听记者电话时,窦晓玉代表正在忙碌。听讲要谈商业航天,她兴致很高。“这个地方太嘈杂,我们十分钟后联系。”她热情地讲。
窦晓玉认为,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性力量之一,但相比国际知名商业航天公司,国内商业航天进展起步较晚,有一些瓶颈和壁垒需要打破。
2021年,她将“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建议带上了两会。“当时国内发射场的事情与商业发射需求差距很大,这就属于一个瓶颈。”她讲。
此时,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窦晓玉颇感欣慰。
这两年,窦晓玉看到了国内商业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的发展。但她觉得,商业航天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进展,服务于百姓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这次我又提了这方面的建议。”她讲。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