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200万造别墅找陌生人抱团养老

时间:2023-03-09 13:35:04 推荐 680

养老成为现在大伙儿都在关注的咨询题,现在国家针对养老发布了许多养老政策,近日在余杭有一对夫妻花了200万造别墅,开始找寻陌生人进行抱团养老,这是如何回事呢?和腾阅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夫妻200万造别墅找陌生人抱团养老

我在余杭百丈建了一座别墅,花了200万,除去自己的房间,别墅里还有10个空房间。

“就我和丈夫两个人在别墅里,很孤单,我想找一些老伙伴一起抱团养老,人多热闹。”

前几天,记者帮接到来自余杭的汤大姐求助。

汤大姐今年53岁,她想招募抱团养老的伙伴。

汤大姐讲得很诚恳,发出那个招募或者寻找之前,她也看到对于抱团养老的报道。

“我也明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暂停的消息,但我一直觉得抱团养老切中当下很多老年人养老的心理需求,是值得探究的方式,我依然想试试,老年人该有自己的日子,也应该有自己选择如何养老的权利。”

想试一试抱团养老不能因为有人失败了就没人再尝试了

汤大姐是退休后,才操心起自己和老伴的养老咨询题的。

每个月的养老保险,加上商业大病险等,汤大姐讲自己在养老的经济方面不成咨询题,她更加关注怎么实现自己心里的真实需求。

年轻时在外打拼的汤大姐退休后回到了老家余杭百丈,还盖起了一栋别墅。

“盖了四层,房间又多,好像像个小酒店一样。”大姐对那个屋子是惬意的,花了两百多万,旁边有竹海,有小溪流水,环境很是不错。

汤大姐和老伴计划余生在别墅里养老。这是汤大姐一开始就和女儿商量好的。

“我女儿在萧山机场工作,我们并不想住在女儿家旁边,给他们带小孩,如此的日子我不喜欢。辛苦了大半辈子,人老有也该有自己的日子,小孩有小孩的日子。”汤大姐告诉记者,他们在经济方面不需要女儿非常操心,女儿也支持抱团养老的想法:“我想让自己住得舒服,按照自己的心意过老年。我这边的别墅,附近医院也不远,开车半个小时就能到。”

汤大姐讲,别墅所在的环境、就医需求她都思考到了,她觉得抱团养老的基本门槛差不多达到了。

“我挺认可和看好抱团养老的,我想试一试,先出租6个房间,每个房间每月1500元,水电费均摊。”

对于吃饭咨询题,汤大姐讲自己还年轻,非常爱做菜也很会做菜,“我能给大伙儿做的,按照每餐的价格付费,不用其他伙伴操心。”

汤大姐希望和她一起抱团养老的伙伴年龄在60-75岁之间,躯体健康,性格随和,“琐事只是于较真就好”。

尽管有如此的构想,汤大姐也知道真正实施起来,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咨询题,“但不能因为有可能浮现的这些咨询题,就不去做这件事,我很喜欢交朋友的,不喜欢孤单,所以我非常想试试。”

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计划重启

一人一辈子病大伙儿都来关怀的温暖很珍贵

全国首个抱团养老实验近况如何样?

3月7日晚,记者联系上了对方。“之前因为疫情暂停,最近计划重启了。”

2017年5月份,退休老师朱荣林和老伴王桂芬登报,招募几对60岁到70岁的老夫妻抱团养老。

2020年初,疫情让那个团体被迫解散。

此时朱荣林年岁已大,同为第一批参与者的蒋一纯接过了接力棒。

“差不多计划重启了。”蒋一纯告诉记者。

回忆起曾经抱团养老的生活,蒋一纯讲,七户人家,13个人,除却一些特殊缘故(比如安置房过渡、家中有人去世)等等事情,大部分人员都依然抱团养老的初始成员。

抱团养老的生活,有快乐,也有不可避免的摩擦。

“要紧集中在吃饭咨询题上,有的人爱吃甜,有的人爱吃咸,比如一位来自西安的抱团养老成员,行李中全是辣酱,讲是怕来这个地方养老吃不到辣酱,就能够看出口味对老人的重要性了。”

这些口味上的不同,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会显现出来。

这些摩擦,可不能引起本质上的不愉快,在蒋一纯好像是个小咨询题。

更重要的咨询题在于抱团养老方面的经济账。

“我们是如此操作的,租金交过来,用来请厨师、园丁、清洁工,剩下部分就按照一餐多少钱的标准按规定扣除,水电费均摊。”蒋一纯讲,经济账管好,剩下的都是是小摩擦,“只要彼此之间相互大度点、包容点,可不能引起吵架等不愉快”。

比起多人抱团养老的小摩擦,蒋一纯更看重的是抱团养老赋予的那份温暖。

尽管入住前不少人不认识,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又是房客,又是朋友的微妙的不远不近的关系”,但住在一起的熟悉感,依然在关键时间显露,比如当其中一人一辈子病了,其他所有人都来关怀的那种感受,蒋一纯就体验过。

正是这种温暖,让蒋一纯觉得抱团养老很值得。

“我们人到老年了,不少东西都看开了,然而这种温暖,这种热闹是我们选择抱团养老的初衷。”也算是从这一点上出发,蒋一纯还是觉得抱团养老这种模式能够复制且值得推广。

蒋一纯讲,重启是找回之前的成员们,“他们中不少阳了最近慢慢在恢复,我也在找个时机,等大伙儿都安康了就开始重启,接着抱团养老。”

来源:腾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