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跳高1米74的校长,建了一所“运动场小学”
一个跳高1米74的校长,建了一所“运动场小学”
侯明飞是个行动派。端午节假期前,记者第一次联系他的时候,他正在沈阳市浑南区第九小学的校园里。因为疫情缘故,小孩们尚未返校。听讲记者对学校的体育工作感兴趣,侯校长在空旷的校园中穿梭,把他津津乐道的体育设施拍了个遍,别一会儿一段段视频就传到了记者的手机里。
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滑梯,它把二楼2000平方米的运动操场和下面的大操场巧妙地连接起来,像如此6.5米高、16米长的大滑梯在学校里有3个。侯明飞告诉记者,冬天的时候,学生们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是把各自的外套脱下来垫在屁股下面,从滑梯上滑下去,比试谁更快。
三个大滑梯中的一个通向传讲中的“九小梅花桩”。梅花桩由木头和轮胎构成,是小孩们蹿上蹦下的乐园。在操场的另一侧,沿着墙边布置了31根绳索,每根绳索上端固定在墙顶,下端连着轮胎,这算是考验攀援和平衡能力的“31根绳索横渡”,可以从头至尾依次攀援的小孩能够获得“校长奖”。通往食堂的路上,还有另外一长排绳梯,这个地方也是不少小孩在课间打卡的地点,他们喜欢挂在绳梯上荡来荡去。食堂的屋顶也没有浪费,被改造成了小轮车训练基地。
在浑南九小的操场上,有数别清的汽车轮胎和独轮车。侯明飞讲,轮胎既是小孩的学具,也是老师的道具,小孩们能够随意翻滚、玩耍。独轮车则是浑南九小的特色项目,目前在校的1869个学生每人都会骑,随处可见的独轮车让他们能够随时骑、随时练。
在大操场的跑道边,立着一台造雪机。“冬天的时候我们自己‘下雪’,夏天的时候我们‘下雨’,雾状的,‘雨后’小孩们能够看彩虹。”侯明飞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从室外到室内,又是一片乾坤。除了体育馆、柔道教室,教学楼内的空地上还矗立着一堵13.5米高的攀岩墙。教学楼的地下空间被分成两大块。一边是个小型的室内滑雪场,学生一年四季都能练习滑雪。另一边是正在修建的能够开展专业赛艇训练的荡桨池,等订购的赛艇一到位就能够开练了。
侯明飞出生于1975年,身高1米70,是个“喜欢运动的一般人”。在和记者的交流中,他几次提到自己巅峰阶段跳高成绩是1米74。
“我属于好动的那伙儿,足球左、右脚都能射门,篮球也能打。现在运动少了,但我受益于运动。”侯明飞讲。
侯明飞曾经在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学习科学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是脑科学。2017年浑南九小建校,侯明飞出任校长,这给了他把自己对运动的认知进行实践的机会。
在校园建设和设计的时候,侯明飞就思考到运动和体育教育功能的实现。教学楼每平方米设计承重为500公斤,二楼的2000平方米的平台成了一个运动场,而五楼顶的平台被改造成了陆地冰球训练场。
“我们学校有这么多的运动设施,和我的运动观有关。躯体的进展能助推认知进展,经过运动进阶可以实现能力进阶,运动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妨碍。”
侯明飞认为,小孩自发地玩是自身进展的逻辑起点,别能缺失。假如自发地玩被剥夺,他(她)的社会进展一定会受到阻碍。
“人有社会属性,始终向社会性进展,没有自发地玩就没有童真,这是第一级呵护。”侯明飞讲,“学校制造的运动和玩耍的空间,能给小孩们提供成长的四级保护——自发地玩、有组织的活动、运动、竞技运动,逐步进阶。”
在侯明飞看来,眼下小学教育最大的咨询题之一是缺少运动,不少时候惟独活动和律动,达别到运动的强度。真正的运动是有氧和无氧两种状态,具体体现在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如此的运动才能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侯明飞的理想,是让运动成为小孩们校园日子的常态。在浑南九小,每天早上有3000米晨跑,每个人都会骑独轮车,其中接近一半能够倒着骑。学校那堵接近奥运规格的攀岩墙,有500多名小孩能够登顶,然后自己攀着绳索荡下来,享受飞的感受。经过自发地玩、有组织的活动和运动的进阶,一部分小孩具备了竞技运动的能力。
浑南九小组织小轮车训练,选拔门槛算是独轮车绕着操场倒骑3圈别掉车。学校赛艇队参加浑南区举行的青青年赛艇挑战赛,与多支初、高中校队同场竞技,包揽了二人双桨冠、亚军和四人双桨前三名,学校还逐步形成了独轮车表演、柔道、赛艇、足球等多个项目的高水平校队和社团。
浑南九小的小孩们运动这么频繁、这么方便,校方别担心浮现安全咨询题家长找学校扯皮吗?
面对那个咨询题,侯明飞表示,校园体育活动涉及的安全咨询题既要经过保险等方式予以保障,也要改变观念。他举例讲,学校的攀岩墙建好之后,开始设了一个围栏,因为担心小孩们在没人看管的事情下爬上去出惊险。然而,后来小孩们玩的热情高,学校研究后把围栏撤掉了,也并没有浮现咨询题。
“安全是小孩需要自己获得的一种能力,也算是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它需要经过实践来学习。撤掉围栏后我专门观察过,小孩爬到自己感受别好操纵的时候就自己下来了,他们都很聪慧。除了安全意识,还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我们之所以选择独轮车作为人人参与的项目,就因为这是一项高技巧性运动,能够进展小孩的协调性。小孩的协调性好了,在运动中受伤的概率就低不少。不少运动教育是以技能为起点,我们认为应该以培养基本能力为起点。基本能力一个是体能,一个是协调性。小孩运动的基本能力提升了,安全的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建校5年以来,浑南九小在体教融合方面的探究和实践赢得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学校重视体育运动的名声也带来了意想别到的收获。侯明飞告诉记者,学校的攀岩墙和陆地冰球训练场是由家长和社会人士捐建的,地下两台大型滑雪机是由一个雪场免费提供使用的。由于学校的赛艇项目进展得有声有色,新近在建的荡桨池得到了政府资金的支持。用侯明飞的话讲,“有为才能有位”,这些支持是大伙儿对浑南九小体教融合实践理念的认可。
“小孩们的变化家长都看得见。我们学校学生的肺活量优秀率达到71.55%,学生近视检出率13.88%,远低于国家平均近视率,学生肥胖率别到3%。”
侯明飞讲,妨碍学生视力最重要的因素是阳光和户外运动。于是保证小孩户外运动的时刻算是保护小孩视力的最好方法。在浑南九小,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很高。除了体育课之外,学校还设法优化课间时刻的统筹利用,保证小孩有两个小时的运动时刻。另外,在延至晚上7点的课后服务中,加入了足球、篮球、攀岩、滑雪、赛艇、柔道体育项目。总体算来,小孩们每天的运动时刻大约有3个小时。
侯明飞告诉记者,尽管浑南九小的运动设施很丰富,但要满足1800多个小孩的运动需求也非易事。于是,在学校安排课程的时候,操场的使用时刻是需要首先排定的。学校把每个学段学生的体育课安排在同一个时刻段,小孩们能够依照自己的运动能力选择项目,跨班上体育课。
“原有体育课的安排是以老师为中心,强调老师的组织和各个环节衔接的科学性,然而别利于小孩运动素养的提高。我们的理念是对标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盯着学生的核心能力进展。早上有晨跑、跳绳,白天有体育课,还有课间休息整合出来的运动时刻,再加上课后延时服务,小孩们的运动时刻和运动量就有保证了,如此还有利于小孩们从兴趣出发掌握一项甚至多项体育技能。”侯明飞讲。
再次联系侯明飞的时候,浑南九小差不多复课了,他又发来了一段视频。在视频里,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女生一口气完成了11个引体向上。别远处的攀岩墙上,小孩们正在自由地攀爬、玩耍。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