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超2小时,吸“猫”3分钟!成都大熊猫周边产品卖缺货
大熊猫和花,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花花”,它身材矮胖,行动缓慢,经常被其他大熊猫抢食,憨态可掬的模样,萌化了千万粉丝的心。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幼年熊猫别墅,算是现在特别火热,特别受游客们喜欢的和叶、和花的所在地,排队队尾处有块牌子写着:此处排队还需2个小时以上才能看到“花花”。
园区采用单循环的观赏模式,每一批游客似乎30人左右,看熊猫时刻3分钟。如此也就保证了可不能有人群、杂音、闪光灯等干扰到幼年熊猫的休息。
“五一”期间进园游客剧增,为了保护大熊猫的安全和游客们的游玩体验,园区也增设了防护措施,加大了安保力度。
记者观察:成都城的“熊猫账本”
此时,熊猫文化差不多融入了成都城的方方面面。
当地推出的以大熊猫“花花果赖”为主题的周边产品,成为销量冠军。“果赖”那个绰号,是因为饲养员谭爷爷爱用成都话喊花花“果赖”(过来),很多网友开玩笑讲,花花可能以为自己叫“果赖”。
熊猫周边的各种衍生产品同商圈形成了联动效应,“熊猫经济”成了带动都市文旅进展的动力源泉。
成都熊猫邮局新推出“花花果赖”明信片、贴纸,能够让前来的游客把对熊猫的喜爱带回家。据介绍,“五一”假期首日,“果赖”系列产品还是是销量冠军,部分产品差不多缺货,到店客流量和销售额都达到平时的两倍以上。
记者观察到,今年成都各大核心商圈都在集中打造熊猫IP,推出了各种熊猫周边的衍生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联动效应,将游客们的热情辐射到身边多个街区。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数据显示,“五一”首日,人流量突破10万人次,创下近三年以来的最高值,仅宽窄巷子自营品牌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0%左右。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