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薪团伙”有人2年入职300家公司,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时间:2023-06-02 13:37:46 推荐 569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坊微信公号消息,有那么一群上班族,他们开着豪车,每天在不同的办公楼里穿梭,却只为领取基本工资,他们图的是什么呢?他手上上市公司的董监高资源,更是让沈总将2000万的项目承包给了洪凯。就如此,洪凯以3万元底薪,20%提成被高薪录用,他带着另外8个销售一起加入了沈总的公司。对此,洪凯借口称自己当月的社保由上家公司缴纳完成,下个月再由目前所在公司缴纳。自知被骗的沈总向浦东警方报案,一个涉及到数百人的“职业骗薪”团伙浮出水面。通过几个月的调查取证,今年3月8日,浦东警方会同经侦总队对差不多查证的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抓捕,当晚,共有51人落网。
“骗薪团伙”有人2年入职300家公司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尾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坊微信公号消息,有那么一群上班族,他们开着豪车,每天在不同的办公楼里穿梭,却只为领取基本工资,他们图的是什么呢?

工资发了20多万

答应的业绩却迟迟没有兑现

沈总是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总,今年,公司投资一个新项目,需要招聘一批销售。

翌日,一个名叫洪凯的男子来面试,戴着劳力士手表拿着LV公文包、豪车钥匙的他,凭借着“优秀的简历”和一流的口才给人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和沈总是同乡,洪凯所表现出的业务能力也十分出众。

他手上上市公司的董监高资源,更是让沈总将2000万的项目承包给了洪凯。

就如此,洪凯以3万元底薪,20%提成被高薪录用,他带着另外8个销售一起加入了沈总的公司。顺利入职后,人事却发现,他们9人的社保迟迟无法缴纳。

对此,洪凯借口称自己当月的社保由上家公司缴纳完成,下个月再由目前所在公司缴纳。

沈总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更关怀的是洪凯的业绩。自打入职后,洪凯他们除了参加例会,从不打卡上班,但工作日志显示,他们每天都在跑客户。可即便这样,却迟迟没有客户签约。

两个多月过去,工资发了20多万,但他们答应的业绩却迟迟没有兑现。

一张离职证明牵出

涉及数百人的“职业骗薪”团伙

随后,其中一个销售提供的一张离职证明,完全暴露了这伙人的真面目。出具证明的,的确是他上一家入职的企业,但入职的时刻段,却和在沈总公司的时刻几乎彻底重合。

自知被骗的沈总向浦东警方报案,一个涉及到数百人的“职业骗薪”团伙浮出水面。

实际上,那个洪凯仅是初中学历,当过中介和还卖过保险。

但就这两年,平均每月有10家左右的企业给他发工资,金额从几千到3万元不等,时长短的一个月,最长的半年。

通过了一段时刻的调查取证和证据固定,警方认定这伙人和企业之间,绝不是一般的劳务纠纷,而是构成了诈骗犯罪!

探长郁嘉华:从他的法律侵害性来讲,最明显的,他事实上是侵害了用工单位的财产权益。他的犯罪的有意,包括占有公司的薪资报酬的恶意很明显,那么我们进行了一个评判,绝对构成诈骗犯罪。

侦查员发现,因为大型企业都有较严格的背调制度,骗子们选择的受害公司,90%基本上中小型金融公司,这些企业往往没有人力、物力对求职者进行背调。

在走访中,侦查员发现,直到人员离职,不少企业都没故意识自己被骗。

这家公司的老总向警方提供了一份在金融行业流传的黑名单,这份名单上,有260多个疑似骗薪者。

通过几个月的调查取证,今年3月8日,浦东警方会同经侦总队对差不多查证的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抓捕,当晚,共有51人落网。

夫妻俩两年

入职公司超300家月工资超60万

在这伙人里,比洪凯作案更疯狂的是徐玲玲夫妇俩,作为“时刻治理大师”,两人在两年多的时刻里,入职的公司超过了300家。

毫不夸张地讲,徐玲玲每天的日子,不是在面试,算是在去面试的路上。

导航记录清晰地还原了她的极限工作状态:

早上6点起床化妆,7点出门,8点到达A公司打卡签到,9点多她来到隔壁商务楼参加B和C公司的面试。下午1点,她横跨半个上海,参加D公司的例会,再去E公司办理离职手续。随后,她又去了F、G公司面试。晚上,她去各种酒会交际应酬,挖掘新的公司资源,到家差不多是凌晨3点。

徐玲玲曾创下单月入职28家企业的行业记录,能够讲,她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公司领工资,夫妇俩仅月工资收入就超过了60万元。

由于徐玲玲选择的基本上小规模金融公司,于是,当她拿出那份满是高净值客户的名单,大多数老总都舍不得放手。

普通事情下,头一个月还能蒙混过关,当老总开始督促,他们就会召集群众演员。

群众演员杜阿姨:穿得蛮好的,就讲我有多少资产什么的,那么人家老总一看很相信,你是有钱的。演一次几十块钱。

为了最大化薅取企业“羊毛”,这些头部骗子就开始进展下线,招募不同的层次相对较低的犯罪嫌疑人一同入职公司。

而这些犯罪嫌疑人则需要将工资的20%甚至更高的50%、70%返给徐玲玲夫妇。

于是,徐玲玲夫妇俩除了工资收入,提成也相当可观。正因这样,本来一个小范围的犯罪行为,被肆意扩张到上百人。

骗子们自以为有《劳动法》关于试用期职员的保护,拿捏住了部分企业的软肋。

正因这样,这起案件才可以埋伏两年之久。截止目前,警方差不多核查的涉案金额超过了5000万元。这群骗子就像是癌细胞一样,吞噬着正常求职者的就职渠道,也导致企业的经营陷入恶性循环。

“骗薪团伙”有人2年入职300家公司相关阅读:

【东方110】我开豪车去打工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