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存款利率!又有银行跟进了,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时间:2023-06-03 12:29:04 推荐 676

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86361652&x-signature=4w%2BdKcgVcq%2FIwkp7SL61v4qkuzs%3D
下调存款利率!又有银行跟进了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尾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下调存款利率!又有银行跟进了相关阅读:

存款利率走低,居民存款“搬家”去哪里?

“智能通知存款今天5点前还能够签约,过了今天,我们行那个产品就没有了。”兴业银行(601166.SH)杭州某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银柿财经,并表示这是浙江省银行业自律组织规定的。“尽管目前尚未覆盖到浙江省内所有银行,但大部分银行应该陆陆续续都会跟进。”

银柿财经在走访了杭州其他银行网点后发现,虽然各家进度不一,但均表示差不多下调或即将下调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产品收益率。

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负债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年以来,银行业存款利率差不多历三轮调整,下调存款利率的银行队伍也逐渐壮大。而从最新数据来看,存款利率下行差不多对居民储蓄适应产生了一定妨碍。很多专家认为,银行存款正在向理财“搬家”。

存款利率密集下调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相关部门已通知调整协定存款、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其中国有银行(特指工农中建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上述两类存款的自律上限调整于5月15日起执行。

银柿财经注意到,包括平安银行(000001.SZ)、郑州银行(002936.SZ)在内的多家银行已于第一时刻调整了上述存款利率,亦有银行宣布将停售智能通知存款。

在落地执行方面,银柿财经在走访后发现,平安银行(000001.SZ)的“智能通知存款”已于5月14日下架,未签约用户目前已无法购买;兴业银行(601166.SH)将于5月16日下午五点停售;浙商银行(601916.SH)该类产品尽管仍在售,但7天的利率已由此前的1.9%降至1.5%。

据了解,经过智能转存的通知存款,事实上际利率远高于挂牌利率,是这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只是普通的通知存款的利率也面临下调。余杭农商行工作人员表示已于5月12日接到即将下调的内部通知,但目前尚未执行,不清晰下降幅度,当前7天通知存款仍参照1.15%的挂牌利率。

针关于近期银行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的密集调整的妨碍,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认为,由于这两类存款在银行负债端的占比很小,普通不超过5%,于是关于银行负债端端妨碍特别有限。

只是也有分析认为,尽管这两类存款相比一般定存占比不高,但此次集中调整信号意义明显,讲明银行负债端降成本已成趋势。

实际上,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下,自去年9月起,很多银行开始相继下调存款利率,今年4月又有多家中小银行跟进“补降”。5月初渤海银行(09668.HK)、恒丰银行和浙商银行(601916.SH)三家股份行也加入“补降”阵营。至此,多家银行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步入“2”时代。

但银柿财经在走访后发现,虽然浙商银行(601916.SH)已于5月5日对挂牌存款利率进行了“补降”,只是当银柿财经以储户身份询咨询存款利率时,工作人员推举的名为“惠存”的存款产品,则维持了“补降”前的利率水平。

银柿财经注意到,该产品与一般定存的期限划分彻底一致,且同为保本保息,可提早支付的产品。除对起购金额有所要求外,银柿财经并未发现该产品与一般定存的其他区别。

浙商银行(601916.SH)之所以选择维持此前的存款利率水平或与该行分外注重零售渠道业务有关,2022年该行吸收存款增速达到18.77%。只是关于本身面临较大息差压力的中小银行而言,则更倾向于顺势调降利率。

居民存款“搬家”进行时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存款利率的下行也差不多妨碍到了居民储蓄适应。央行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减4968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13个月的同比多增。

对此,天风证券(601162.SH)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分析称,4月居民存款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居民存款理财化,另一方面则是受提早还贷规模增加妨碍,其中前者是核心缘故。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4月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增加1.3万亿元至25.6万亿元,这是继去年11月理财“赎回潮”后首次止跌。其中,国有行理财子公司存续规模大增7700亿元,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增长4600亿元。

有分析认为,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迎来回升拐点,其背后是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改善,破净率持续下行和银行利率下滑共同作用的结果。

安信证券池光胜团队发布的研报显示,4月理财产品破净率延续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理财产品破净数量基本恢复至去年10月往常的中位水平。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认为,作为债券市场的要紧投资者,理财直截了当从近期债市快速走牛中受益,而理财净值的上升带来理财规模和债市走强的正向循环。

中信证券(600030.SH)明明团队在研报中指出,预计2023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恢复至29万亿以上的水平。

关于近期理财回暖的势头能否延续,黄大智也持确信态度。他认为在去年11月理财产品“踩踏式”赎回后,不少事情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比如估值办法由市值法变成混合估值后,有益于缓解净值产品的波动。

“超额储蓄”难题仍待解

理财市场的回暖并未妨碍存款利率下调的进程,关于后续存款利率调整事情,很多机构认为调降仍将持续。

国君固收覃汉团队认为,近年来,贷款和存款利率的非对称下行使得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逼近1.8%的监管下限,经营压力倒逼存款利率调降。基于净息差收窄程度、资金活化和释放超额储蓄等缘故,预计2023年或还会见到两次系统性调降存款利率。

光大银行(601818.SH)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亦指出,从近期市场环境看,后续部分大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可能性仍然存在。要紧缘故是虽然市场利率有所下行,但存款仍维持较高水平,市场供需可能接着推动部分银行调降存款利率。

虽然机构普遍认为存款利率调降还在“中途”,且理财收益的吸引力仍在持续提升,但“超额储蓄”咨询题或仍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有分析认为,目前家庭风险意识仍处于高位,不确定性尚未真正消除,在这种事情下单纯靠调降存款利率不足以实现超额储蓄事情的改善。据广发证券(000776.SZ)统计,4月理财存续规模增量近7成来自每日开放型和现金治理类产品。当前居民风险偏好还是较低,短期内理财需求和新发仍集中于短久期资产。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