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怎么思考志愿填报?这4个咨询题请了解
1、志愿填报,哪些参考材料是必须的?
首先仔细查阅省招办下发的高校招生打算。认真研读报考院校当年招生章程,其中非常是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如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然后参考省招办发布的填报志愿手册或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等资料,结合考生成绩位次和各类别总分(或综合分)一分一段表,认真分析近三年招生院校和专业的录取信息。了解你所报考批次的招生录取相关方法和规定,知晓自己所在类别的志愿设置和投档录取规则。收集分析多种信息,做好填报志愿前的功课。
2.考生填报志愿普通要思考哪些因素?
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截了当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去向。
二是院校综合事情。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咨询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是思考兴趣爱好、专业就业等因素。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普通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一般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依然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思考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进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推断。
四是结合躯体等条件。专业与躯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要求。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思考家庭经济状况。
五是注意志愿之间梯度的咨询题,建议高、中、低搭配填报,较为合理,避免退档风险。
3.新高考模式下,平行志愿填报有哪些参考策略?
填报高考志愿办法不少,只要适合自己就好。这个地方简单谈一谈志愿填报策略:
第一步,准确定位,注意梯度。志愿填报的是否合理,把握好定位和志愿梯度特别重要。考生应依照自己所在本省的位次和分数段统计表、各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院校专业组、专业类(专业+院校),坚持“冲、稳、保”的原则。这个地方要提示考生的是,假如实力不够,不建议再进行“冲高”,填报比较妥帖的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即可,确保心仪志愿的录取。
第二步,依照个人意愿,综合思考院校性质、地域以及对专业的兴趣喜欢程度等因素,从高到低排列,正式确定志愿。这个地方要非常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非常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第三步,尽量填报服从专业调剂(院校专业组)。由于平行志愿的录取投档规则是进行一轮投档,假如考生所填报专业不能满足录取条件且不服从专业调剂时,会被退档,只得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服从专业调剂可增加录取机会,但也要思考,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是否能够同意。
第四步,考生一定要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高校关于录取专业的具体要求都会在章程中明确。如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志愿优先依然专业级差,另外关于单科成绩、躯体条件等都会有具体要求。
第五步,查看自己体检表体检医师赋予的体检结论结合《一般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避开受限专业,减少退档几率。
4.新高考模式下,专业报考要注意什么?
新高考中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高考改革省份考生在选专业前应尽早了解所在省市发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假如你已有了心仪的院校,能够从学校入手。假如以专业为目标来划定院校范围,则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另外,有些专业培养与多个科目关联度都高,高校在可选科目中指定2个或3个选考科目,要求为考生“均须选考”的事情也需要注意。
假如你没有目标院校或专业,在选择时,能够多参考“不限选考科目”的院校专业,扩大自己的专业选择面。由于高校的院系及专业(类)调整等因素,实际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类)也可能会调整变化,考生要以高校当年公布的招生打算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