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荐书·青春书单”(第一季)发布

时间:2023-06-25 21:53:15 推荐 780

近日,“新华荐书·青春书单”(第一季)评审会议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通过前期各大出版社自荐、专家推举与初选、网络投票,20多位来自出版、媒体和高校的评审专家(名单附后)结合网络投票结果进行现场评议和实名投票后,最终确定《青年马克思是怎么样炼成的?》《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中国哲学史》《大学该如何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话里画外民法典》《我与地坛》《平庸的世界》《创新的起源》《艺术:让人成为人——人文学通识(第11版)》十本图书(排名不分先后)入选“新华荐书·青春书单”(第一季)推举图书。

“新华荐书”是在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指导下,由新华出版社联合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参考消息、瞭望、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新华网、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搜索和新华书店总店等共同发起的社会性公益文化活动。(荐书热线:010-63077104或关注“新华出版社”微信公号,后台留言互动)

“新华荐书·青春书单”(第一季)推举图书

《大学该如何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南振中著

新华出版社

推举语:

《大学该如何读》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期间,就读书咨询题给75位大学生的回信,对年轻人的一腔热情和谆谆教诲,都体现在这些回信的字里行间。

读书是南振中总编辑一生的爱好。他曾回忆,在读大学期间自己的课余时刻几乎全部在图书馆里度过。此时他已年过八旬,仍每天坚持夜读和晨读,并和往日的同事在他的“夜读留痕”中交流心得。《大学该如何读》能够讲集中了南振中总编辑自己长期读书悟出的一些道理,经过信件和今天的年轻大学生交流,指导他们怎么读书、考虑和成材。

(马胜荣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艺术:让人成为人——人文学通识(第11版)》

[美]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阿特休勒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举语:

作为一本通识性的人文学著作,通过40多年的检验,该书内容不断与时俱进,已出第11版,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文化妨碍。阅读《艺术:让人成为人》,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学、音乐、艺术、表演等各种文学样式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妨碍,作者还从哲学、宗教、道德、幸福和自由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该书能够使读者更好地认识历史与现实,社会与自我,从而追求高尚、崇尚文明,完善自我。

(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平庸的世界》

路遥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推举语:

《平庸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的长篇小讲。作者路遥经过刻画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向我们展示了一般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蜿蜒的道路。路遥说述的不不过这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一辈子应有的信仰和追求。平庸的人、平庸的事,却隐含着某种不平庸。在平庸的世界中,我们体会日子的变化。

(张平民盟中央原专职副主席、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我与地坛》

史铁生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举语:

《我与地坛》是2010年12月30日出版的,翌日的凌晨,史铁生就永远离开了我们。本来这本书是打算送给他的一个新年大礼,现在回过头来想,事实上是史铁生送给我们每个人的人一辈子礼物。当年《我与地坛》发表的时候,韩少功讲过,即使今年没有任何文学作品,只要有《我与地坛》,算是文学的丰收年。史铁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了四十年的轮椅生涯,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成为当代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妨碍和贡献,远超于文学之上;他赋予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一辈子真谛的探寻。现在,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存在。《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说他自己的故事,我们能够从中重新认识史铁生,深刻理解史铁生。

(聂震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

《创新的起源》

[英]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举语:

人类的历史,算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创新是自由之子、繁荣之母,创新推动着人类制造了往昔的文明。该书经过说述历史上技术创新的具体事例,站在不同维度深刻论述了创新的自由考虑、偶然发生、蜿蜒过程。在创新驱动成为国家进展战略的当下,该书帮助我们破解了对于创新的一些“迷思”,堪称人类磨砺创新思维的颂歌,也是人类开拓进取精神的礼赞,可以让我们在精神层面与历史上的科学家隔空对话。

(郭广生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陈晋主 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

推举语: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以书为伴,是酷爱读书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读书佳话。毛泽东认为,读书学习具有无穷的乐趣。他能够不吃饭、不睡觉,但不能够不读书学习。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学习研究不仅能够大量汲取知识营养、开阔思维眼界、增长学识能力,还能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足见读书学习的无穷乐趣和魅力。《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这本书中呈现了毛泽东不少宝贵的读书办法,对引导青少年读者善读书、读好书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广大青少年读者感觉伟人开阔胸襟、远大格局的经典读本。

(储学军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推举语: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所著,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财富,告诉我们,人一辈子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活着,而是在于怎么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怎么让自己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在鼓舞我们反思自身的并且不断地自我批评和反思,从而深刻理解生命和人一辈子的意义。

(段芝璞中国图片集团董事长)

《话里画外民法典》

吕忠梅著

法律出版社

推举语: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与所有公民日子息息相关。《话里画外民法典》以例讲法,将一些深奥的法律规则用特别浅显的语言配有插图表达出来,以朴实的文字告诉了读者“日子算是法律,法律算是日子”的道理,精到巧妙地破解背景各异的非法律专业人士“读典”这一难题,为原本枯燥的法律阅读增添了趣味。

(丁以绣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

《青年马克思是怎么样炼成的?》

夏莹著

人民出版社

推举语:

由清华大学夏莹教授撰写的《青年马克思是怎么样练成的》体现了中国青年一代学者对青年马克思成长历程探究的独特风格。该书从作为马克思思想起点的博士论文谈起,然后分析了马克思早期著作对拜物教、无神论、自由意志、市民社会,对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这些宏大命题的哲思,最后以分析马克思26岁时完成的《巴黎手稿》作为结束。在保留青年马克思“原汁原味”的思想的基础上,力图将抽象的理论与大众化的、生动而鲜活的表达方式结合,将阅读马克思变成有趣、快乐、个性化的感悟过程,将阅读马克思变成重新从马克思那儿关照现实世界本质的过程,于是,“它所开启的是有肉身的马克思”,是一个可亲可爱的青春的马克思。

(周蔚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春秋》主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推举语: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具有整体性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式,也是其改革开放以后民族研究理论建构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本书中能够清楚看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由来,在长期国家统一过程中,各民族相互共存与进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该书曾多次被推举为民族类院校学子必读书目之一,学术价值极高,妨碍广泛。

(萧霄中央民族大学团委书记)

附“新华荐书·青春书单”(第一季)评审专家

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张平民盟中央原专职副主席、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马胜荣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聂震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

郭广生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以绣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

周蔚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春秋》主编

储学军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主任

段芝璞中国图片集团董事长

匡乐成新华出版社社长

许新新华出版社总编辑

杨慕云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黄春峰新华出版社副社长

赵秀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肖霄中央民族大学团委书记

魏炜北京交通大学团委书记

郝青梅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团委书记

钟雪丹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副书记

陆雪亮中央财经大学团委副书记

宋戈北京外国语大学团委副书记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