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辟谣杀猪盘,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时间:2023-06-30 13:50:49 推荐 440

棱镜洞察,专注于上市公司信息解读,保护中小投资者。前有单身汉为爱“投资”被骗,后有股民看大V“直播”荐股损失惨重,有上市公司“理财”损失数亿,更有大股东“买壳”被原实控人“调虎离山”损失十几亿元,一个个“杀猪盘”让人深思。我们常讲的杀猪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杀猪,而是诈骗份子利用受害者的需求,诱导其“入瓮”进行诈骗的行为。在股市里,类似的“杀猪盘”也是数不胜数,很多投资者掉进了杀猪盘的坑。不,还有上市公司,甚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成为杀猪盘里的“盘中餐”,活久见。“找猪—喂猪—养猪—杀猪”是“杀猪盘”的灵魂四步。
上海电气辟谣杀猪盘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尾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棱镜洞察,专注于上市公司信息解读,保护中小投资者。

前有单身汉为爱“投资”被骗,后有股民看大V“直播”荐股损失惨重,有上市公司“理财”损失数亿,更有大股东“买壳”被原实控人“调虎离山”损失十几亿元,一个个“杀猪盘”让人深思。

我们常讲的杀猪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杀猪,而是诈骗份子利用受害者的需求,诱导其“入瓮”进行诈骗的行为。如诈骗份子利用网络交友的方式,准备好人设和交友套路等“猪饲料”,在社交平台(称为“猪圈”)寻找被他们称为“猪”的诈骗对象,经过建立恋爱关系,即“养猪”,最后骗取钱财,即“杀猪”。

“杀猪盘”里没有爱情,有的是充满谎言和欲望的一群磨刀霍霍的“屠夫”。

在股市里,类似的“杀猪盘”也是数不胜数,很多投资者掉进了杀猪盘的坑。所谓的“股神”、“大V”、“圈主”、分析师在论坛、股吧、微博、视频平台等渠道以荐股的名义拉群、直播等精心安排骗局,忽悠广大散户追高买入,再将其手中筹码高位卖出获利,最后给投资者留下一地鸡毛。股市杀猪盘这种做法早就有,也并不高明,但对“随手抓涨停”、“砖家带你飞”的诱惑,不少股民难过荐股关,一次次跌入“股市黑嘴”和市场控制者精心编织的陷阱,始终有不断的人上钩,割不完的“韭菜”越割越茂盛。

你以为惟独散户会被收割吗?不,还有上市公司,甚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成为杀猪盘里的“盘中餐”,活久见。

“找猪—喂猪—养猪—杀猪”是“杀猪盘”的灵魂四步。棱镜君希望经过揭露这些骗术,投资者不要成这头猪,更不希望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成为他们的“法外之地”。

不同的“猪”,一样的结局

一、投资者的“杀猪盘”

头一天还沉浸在涨停数钱的快感之中,翌日就开始连吃N个跌停板!如此悲喜交加的故事,差不多发生了无数次,却屡屡上演,广大投资者可谓深受其害。硬核导师谈理财,股神巴菲特看了都会沉默。

荐股外衣下的“杀猪盘”骗局:画饼高利润、诱导提早空仓、涨停价接盘。要是轻信了这些话,韭菜到里面去了,唯有关灯吃面。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走势,让久经沙场的投资者经常怀疑“杀猪盘”的真假,一入局中深陷其中:泰嘉股份、济民制药、松霖科技、嘉美包装、济民制药、我乐家居、罗平锌电、盛洋科技、原尚股份……等各种大刀无情收割。

来源:多特软件站

听完之后,你还相信网上的荐股吗?仔细想想,有那炒股能力的人为何不自己闷声发大财,还要辛苦出来搞直播,免费给你分享炒股心得甚至推举股票给你?

除此之外,常见的不法控制市场方式还有的公司实际控股人,勾结不法机构控制股价,同样是频繁、高价地买入股票,以抬高价格非法获利。

2020年9月25日,证监会会同公安部门成功抓获该公司十多名要紧成员。

来源:多特软件站

上市公司的行业众多,但具体到一家公司的业务就可不能太多,大部分也就几个大类业务,也是实实在在的业务,生产商品或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少部分是做中间商,比如产业互联网(或讲工业互联网)。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叫“专网通信”。

所谓的专网通信,事实上是和公网通信相对的一个概念,有一些特殊行业关于网络安全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建设专用的网络线路。随着使用人的增多和分析者的关注,大伙儿把这种网络定性为“融资性贸易”,并有专家认为这种特殊性带来的壁垒网络算是一个“庞氏骗局”。

有一个叫隋田力的人,做得比较大,规模可能近千亿。依照证券时报的记者追踪发现,从2014年至今,至少有13家上市公司——新海宜、华讯方舟、凯乐科技、中利集团、亨通光电、宁通信B、飞利信、瑞斯康达、宏达新材、中天科技、国瑞科技、上海电气及汇鸿集团均有这类业务,部分上市公司陷入虚增收入、业绩造假的局面,进而被证监会调查。

它的运作模式被认为算是“空手套白狼”。比如老隋作为操盘者,会先用他的空壳公司A向上市公司B下订单,预付款给10%,比如讲价值1个亿的合同,我先付给你1000万。但条件是你需要去老隋制定的供应商C去采购相关设备,而C会要求特别高的预付款,要预付80~100%,也算是讲1个亿的设备,上市公司至少先付8000万。如此一操作,老隋付出1000万,回来8000万,这么一倒手,7000万就到手了。而C通过一段时刻后,会安排资金经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再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到上市公司。这7000万具体要用到什么地点去?惟独老隋和B清晰。

如此操作关于上市公司来讲,好处在哪里?一是直截了当增加短期业绩(最多一个亿营业收入),业绩提升是不是带来股价提升呢?二是用这些资金搞出去做其他情况,那个算是黑色地带了。

看其他分析者的分析,这种左手倒右手的资金游戏就差不多玩了好多年了。

而老隋可操纵的可不是一个亿规模的资金量,十几家上市公司,合计起来已经达到千亿,这年头,现金流算是王道,在自己手里只要停留一分钟,就能够制造出巨大的回报,固然伴随的也是同样的风险。

如此以来,上市公司算是一只待宰的肥羊。

上述数据和事实均为在各大上市公司公告披露平台、央媒等公开渠道资料获取,小编可不敢编造。

图7:上市公司专网通信业务的上下游交易网络图

在棱镜君看来,这种行为算是一个典型的上市公司“杀猪盘”,不过上市公司不一定会杀掉,而是一个“慢性毒药”,因为它没有产生实际的业务价值,而仅仅是数字游戏,但背后隐藏的是上市公司资源错配、涉嫌虚增业绩、公司违规运作的风险。

(二)经营治理

上市公司日常经营中,需要各种专业人士分工合作,固然基本上正规的业务工作。但也存在模含糊糊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发生,如之前的某家公司银行存款一夜之间几百亿消失的事情,后面发现是财务造假。也有把上市公司的现金拿去做理财而巨额损失的,这个地方面到底是怎么样的,外人也只能瞎猜。

2021年1月10日,上市公司中来股份披露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0万元-115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71%-62.99%。引发业绩大幅度变动的重要缘故,是公司购买的2亿私募理财遭遇爆仓,1个月内净值暴跌97.18%,亏损1.587亿。

什么原因会亏那么多?是负责治理资金的外部机构拿着那个钱去炒股了,亏掉大部分本金。依照规定,未通过法定程序,上市公司是不能够拿钱去炒股的,固然中来股份明白,但依然那么做了。资金治理机构拿着上市公司的钱炒股去了,也没跟上市公司讲,上市公司固然也就起诉他们了。关于经过起诉、仲裁无法追回的部分,中来股份董事长、总经理答应会进行差额补足。这是他们对外的讲辞。

棱镜君看来,从外部人来讲,这也是一个针对上市公司的“杀猪盘”,不过不得不暴露了

(三)市值治理

上市公司市值治理那档子事,也是被大伙儿吐槽了无数次了。早期的股市充斥着各种游资和庄家做盘的股票,散户们也被这类大起大落的坐庄股吸引,成为市场的接盘侠和韭菜。这种坐庄行为给股市带来极大的风险,不利于资本市场发挥良性的直截了当融资效应,脱离实体经营的底层逻辑,变成了投机炒作。而假如又有上市公司的治理层参与进来,这就确实是一盘对股民的“杀猪盘”了。或许有不少,不过没有被暴露而已。

比如前段时刻私募大佬YF曝光市值治理黑幕的罗生门事件,涉及中源家居、昊志机电、隆基机械、微信诺、东方时尚、华钰矿业、众应互联、法兰泰克,祥鑫科技等18家公司。

市值治理算是幌子,控制股价让股东高位变现和定向增发才是目的,操盘这些事需要几个利益共同体,如上市公司股东,盘方机构,中介出货人,私募或者公募基金机构是接盘方。

具体的套路没必要去分析。正常合规的市值治理也是特别有必要的。

三、大股东的“杀猪盘”

再讲一个针对大股东的“杀猪盘”,这家公司叫奇信股份。

奇信股份是一家建筑装饰业务的上市公司。然而这几年业务不景气、巨额亏损,融资能力下降,在老总家看来,很难玩下去了,得找个下家。2020年7月,叶家豪、叶洪孝父子操纵的深圳智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新余智大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人叶秀冬,以16.21元/股的价格,将奇信股份67,477,500股、占比29.99%的股份,以及剩余的3174万股股份的表决权,一并转让给江西的国资企业新余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余投控”),一举套现超过10亿元。粗浅的计算,新余投控接盘奇信股份的成本,约10.94亿元。

买奇信那个公司,新余投控对这家公司的一些负面信息是清晰的,比如不少公司账户差不多因为诉讼被冻结、很多欠款等,也同意差不多明白的大部分事情,但后面咨询题就浮现在新余投控不明白的情况。

2020年10月28日,奇信股份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新余投控提名了部分董事监事进入奇信股份董事会监事会,但接着让叶洪孝担任董事长,其他的董事监事高管也保持相当一部分是在公司担任多年的人担任。因为依照之前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要保持公司过渡期的稳定,不能一下子全辞职跑光了。

图8:新余投控《股权转让协议》

2020年开始,新余投控就开始给了很多订单给奇信股份,并提供借款支持。

图9:新余投控支持奇信股份订单关联公告

2021年,奇信的董事长、几个副总裁、董秘、财务总监和证代陆续辞职了,但原董事长叶洪孝还担任总裁和董事的职务。也正常,大哥换了,迟早都要走人,但比较奇怪的是,8月份换财务总监的人选不是新余投控的人,而是差不多在公司快两年的老职员,那不相当于依然奇信原实控人的人?

2021年12月31日,奇信股份发布《对于自查原实际操纵人关联人疑似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提示性公告》,公司自查发现,在没有签订商务合同、没有实质商务往来,也未经股东会、董事会表决等流程的事情下,仅凭时任董事长、总裁签字,以及财务治理中心资金结算部副经理个人名章,在2021年1月1日,公司的1.31亿元资金,就被转入深圳达欣贸易有限公司账户。

2022年1月1日,公司发布《对于公司董事、总裁辞职的公告》,叶洪孝辞去了所有职务。生于1988年的叶洪孝,是奇信股份原实际操纵人叶家豪之子。2017年6月,叶洪孝从其父手中接过公司董事长一职。

2022年3月31日,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

2022年5月,奇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续又有很多银行账户被冻结、银行借款到期等烦恼事,新余控股又支持了很多。

2023年3月14日,公司公告称,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若2022年度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仍为负值,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2023年3月16日,奇信股份发布公告,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新余投控终于受不了了,直截了当起诉了奇信股份,要求其偿还约5亿元借款。

截止到2023年3月16日,奇信股份股价惟独3.39元,新余投控可是16.21元/股买的,如此简单一算,目前新余投控持有奇信的股份价值惟独约2.29亿元,差不多浮亏8.65亿元。前期进行了司法重整,但还没有成功,很可能后续直截了当就破产了,那持有的股份价值则会更低。

图10:奇信股份股价走势图

这是不是“杀猪盘”呢?本来这几年建筑装饰行业不行过,好不容易引入了国资大股东,也实实在在地不断给钱给业务支持上市公司了,为何要来这么一出?

从专业角度看,新余投控当时的尽职调查工作应该是有失误的,从目前形势上看,这是一盘满盘皆输的局面。

“杀猪盘”避雷指南

杀猪盘的本质算是设局欺骗,不管是一般的投资者,依然高大上的上市公司,甚至是有最专业团队的大股东,都存在被骗的可能,对任何人、任何机构,我们都不应百分百的信任,而是应交给理性和常识。

注:图7转自证券时报《潜望丨900亿“专网通信”大骗局:神秘人隋田力操刀,13家上市公司卷入》

——End——

【喜欢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呗!】

棱镜洞察,专注于上市公司信息解读,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让你更懂上市公司。

上海电气辟谣杀猪盘相关阅读:

“人间清醒”的比亚迪

#头条文章养成打算#

比亚迪海外市场的“人间清醒”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近日表示“美国市场不在我们目前的思考范围之内”。李柯目前负责比亚迪的海外扩张业务,她希望讨论墨西哥、智利和泰国等市场的增长打算而不是美国市场。

李柯预计,拉丁美洲将成为公司最大的扩张地区之一,“比亚迪希望在将来三到五年内,将拉丁美洲的电动汽车普及率从目前的不到2%提高到10%到20%”。到时拉丁美洲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可能会超过美国。

比亚迪能在电动车市场领跑除了技术过硬,更重要一个缘故是能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其电动汽车,除了其是汽车厂商之外,依然世界第二大电池创造商,能更好的操纵电动车的生产成本。

美国挥舞的“大棒”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旨在经过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来促进美国国内电动汽车创造业,将中国排除在美国的电动汽车供应链之外,其对美国汽车创造商和供应链的偏好选择。最终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为电动汽车支付更高的成本。

海外投资陷阱

台积电趁美投资

再来反观台积电受到美国补贴的诱惑最初趁美投厂投资120亿美元到现此时加码到400亿美元,而想拿到美国补贴的条件何其苛刻。在面对美土文化和工会文化,美工人不愿加班罢工等的事件。在治理费用和工人因素上,台积电芯片出厂成本显著提高,台积电在美投资得不到一点甜头,只能提高价格转嫁给美国本土企业。

小米印度投资

小米近日,印度执法局发文件称,因涉嫌违反该国法律,已向小米印度分公司等发出正式通知。这或意味此前小米被印度当局扣押近48亿元人民币将被正式没收。

2022年5月,出于非法汇款的指控,印度当局扣押了小米印度子公司银行账户中的555.13亿卢比价值近48亿人民币,小米集团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85亿元,这笔资金相当于小米去年净利润的57%。

印度政府对外企业杀猪盘

在印度不仅是小米,上海电气、OPPO、vivo等公司也被印度政府冻结了资产。假如你以为三哥不过针对我国企业,那就大错特错了。

连美国企业一样不放过,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生产可乐的公司,在印度因为出售可乐使用了塑料瓶和易拉罐,居然被指控污染印度环境,分别对其作出了35亿美元的罚款。

除此之外,亚马逊在2022年,被印度开出20亿卢比的天价罚款。还有沃尔玛罚人家13.5亿美元,沃尔玛受不了,2022年宣布退出印度市场。

比亚迪对印“人间清醒”

关于印度的20亿订单,比亚迪也是欣然同意,但关于印度的先发货后付钱的方式不接受,要求1000辆纯电公交车分四批交付,每一批交付完印度再付钱,为了避免印度拿到货之后不给钱。

先把公交车中的电池系统单独拆下来发货。也算是讲即便印度拿到了车,不给钱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最为核心的电池动力系统还在比亚迪这个地方,拿到的也不过空壳而已。于是每一批发货,等拿到钱之后再将电池动力系统发到印度,直到这笔交易彻底结束。

比亚迪的底气来自于新能源电动车和新能源电池的成熟技术和可控的生产成本。

在当下美国不断制裁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前提下,去美投资是很不明智的,更况且美国政府差不多到了言而无信随意以国家安全的理由来制裁中国企业。比亚迪很清晰去美投资得不偿失,一不小心算是被制裁冻结

比亚迪关于印度政府惯用的伎俩也得很知道,在贸易上直截了当保证自己的利益而不被印度画的大饼所蒙蔽。不重蹈覆辙小米、OPPO、亚马逊等外企被印度政府杀猪式割肉的前路。

希望比亚迪一直能做到“人间清醒”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