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笼中》王宝强重构草根形象

时间:2023-07-12 15:49:43 推荐 567

时隔六年,王宝强再度出发,拿出了他导演自修班的二年级作品。六年前,王宝强因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喜提”金扫帚奖,并令人意外地浮现在颁奖现场公开致歉,愣是把一个负面奖项领出了“虽败犹荣”的勇敢和坦荡。蛰伏六年,王宝强携新作《八角笼中》再战江湖,不论是佩服他的勇敢并希冀他一雪前耻的看客,依然等着他再栽跟头的吃瓜群众,都搬着小板凳翘首以盼。《八角笼中》改编自真实事件,说述了王宝强饰演的向腾辉收留一群流浪孤儿,在把他们训练成格斗冠军之路上所遇的种种波折。
《八角笼中》王宝强重构草根形象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尾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时隔六年,王宝强再度出发,拿出了他导演自修班的二年级作品。六年前,王宝强因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喜提”金扫帚奖,并令人意外地浮现在颁奖现场公开致歉,愣是把一个负面奖项领出了“虽败犹荣”的勇敢和坦荡。蛰伏六年,王宝强携新作《八角笼中》再战江湖,不论是佩服他的勇敢并希冀他一雪前耻的看客,依然等着他再栽跟头的吃瓜群众,都搬着小板凳翘首以盼。

严格来讲,这还是是一部理想与手段存在差距的电影,但相比《大闹天竺》的形同儿戏,《八角笼中》是一部有沉淀有考虑且看得到努力与诚意的电影。如用更加专业的要求去审视它,你会发现影片叙事上断裂和焊接的痕迹,你甚至能看见王宝强怎么努力踮起脚跟去够他难以够着之物的身影,所幸他最后够着了,不过看着有点吃力。

怀柔点讲,《八角笼中》让追求导演之路的王宝强脱胎换骨——他不再迷失于雷人恶搞的狗血喜剧,而是沉下心来努力去说一个有始有终的故事,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探讨一个不以成败论是非的议题。关于草根出身的王宝强,他能在人才辈出的表演界做到八十分,差不多是几十年难遇的奇才,相比之下,我们对他导演水平的期许事实上并不高,只要抛开《大闹天竺》的包袱,拿出及格线的作品即可,所幸《八角笼中》做到了。

《八角笼中》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故事的几个块状的缝合,风格和节奏上并没那么和谐统一,缝补或焊接点过于明显,尤其最后金腰带大战部分显得有点突兀,远不如同类题材《摔跤吧!爸爸》那般流畅丝滑。片中孩童期的选角一度让人眼前一亮,但成年期的接棒不尽圆满——马虎和苏木后续的草根感不足,腱子肉也看不出从小强化训练的痕迹,尤其苏木的小身板在专业搏击赛场上肉眼可见的弱鸡,是再牛的动作设计和摄影技巧都无法虚掩的先天不足。

好在故事的灵魂在王宝强饰演的向腾辉身上。这条主线让几度险些松垮的故事每每险象环生,王宝强凭借实力演绎,让向腾辉恍若当年“树先生”灵魂附体,并且让那个有着一半动作血统的故事走起了文艺片的心迹。影片风格上虽有商业和文艺摇摆之嫌,但王宝强的表演魅力在片中可圈可点,将人物的复杂性和两难诠释得代入感十足。片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诸多致敬“树先生”的场景——过去我们总讲“树先生”的抽烟戏没人能够模仿,王宝强这次换成了雪茄,吞吐之间,依旧是袅袅人间烟火。

《八角笼中》改编自真实事件,说述了王宝强饰演的向腾辉收留一群流浪孤儿,在把他们训练成格斗冠军之路上所遇的种种波折。2017年,一段“格斗孤儿”报道视频在网上流传,将一个叫恩波的人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早在2001年,恩波开始招收孤儿进行散打培训,间或参加商业演出,直至媒体曝光后,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介入并叫停,“恩波格斗”走出的小孩已过百人,其中不乏全国散打冠军,也有的成为特警。多年后的今天,坊间对于“恩波格斗”的争议依旧不绝于耳,在这个脱贫攻坚的触角还没有彻底伸展到神经末梢的年头,“恩波格斗”真的给了这些小孩出路与希望,这也是此故事的底色和光亮。

影片为我们重温了“恩波格斗”的部分记忆,并且加入了很多戏剧化的重构和演绎。影片尽管对男主人公的态度未置可否,但恻隐之心溢于言表,就一人的得失看,似略有遗憾,但就此给人以出路和希望的火种令人温暖。在此不必深究向腾辉训练小孩们的出发点是否单纯,不少情况做着做着才有了它的意义和方向,更有甚者多年之后才会显露出它的价值与不凡。恩波当年的不少做法未必皆合法与理,但在情与理的兼容地带播种希望、给人以出路的部分,依然值得颂扬。

看得出王宝强对功夫或动作是真爱,两部导演作品皆有浓重的动作元素,也不枉他年少时投身少林寺学武的“功夫梦”。有时候命运算是这般捉狭,你明明想成为李连杰那样的动作巨星,却一不小心成了偶像也不敢奢想的文艺片大佬。并且也看得出王宝强对动作片“贼心不死”,虽然《大闹天竺》被骂惨了,《八角笼中》依旧选择动作元素的搏击题材。和为闹而闹的《大闹天竺》不同,王宝强选择了一个底色厚重的话题故事,在叙议间寻找社会价值的落幅,这也正是《八角笼中》对照《大闹天竺》脱胎换骨的所在。

来源:多特软件站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电影评论家曾念群

流程编辑:U016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