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推进都市一刻钟便民日子圈建设三年行动打算 支持进展线上线下融合即时零售模式
商务部网站7月12日消息,商务部等13部门日前印发的《全面推进都市一刻钟便民日子圈建设三年行动打算(2023-2025)》提出,支持进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
《行动打算》提出五方面实施重点,包括系统谋划设计,优化社区商业布局;改善消费条件,丰富居民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增强多元消费体验;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促进就业创业,提高社区居民收入。
增强多元消费体验
在改善消费条件,丰富居民消费业态方面,《行动打算》提出,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进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在创新消费场景,增强多元消费体验方面,《行动打算》明确,进展新型商业模式。支持进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就近门店下单+即时配送),赋能实体门店,拓展服务半径。支持净菜进社区、进超市,进展“中央厨房+冷链+餐饮”模式,提升预制菜产品质量品质。并且,激发服务消费活力。促进融合协同进展。推动一刻钟便民日子圈与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务圈、快递服务圈等圈圈相融,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场景。
畅通都市微循环
在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方面,《行动打算》要求,推广先进技术。鼓舞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商品、门店、会员及供应链数字化,提升服务质量和治理效率,降低综合成本。进展智慧商店、共享书店、智能快件箱等业态,提供现场交互、无接触交易、智能结算、自助售卖等服务,提升数字化体验。并且,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构建一刻钟便民日子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商户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利用大数据开展监测分析,精准补建网点,拓展服务功能,挖掘消费潜力。推广一刻钟便民日子圈网点动态地图、“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引导更多点位“进图”,让居民“找得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梁威表示,经过打造一刻钟便民日子圈,能够解决社区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进展不充分等咨询题,从而更好地适配居民消费升级需求,达到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的效果,以畅通都市微循环。
“随着全国一刻钟便民日子圈建设的逐步推进,社区消费空间布局有望持续优化,消费配套设施也能得到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会更加全面。社区消费生态多元化有助于增添都市活力,提高居民日子品质。”梁威讲。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