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阿姨患热射病体温飙到41.7℃,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刚刚,急诊室正抢救一位体温高达42℃的热射病患者。每年的第一例基本都在我院。”昨天的杭城气温高达35℃,当天下午1点半,余杭一院几位医护人员并且发出了这条微信朋友圈。大伯姓张,今年五十出头,昨天上午晕倒在路边时,首先被余杭区一位交警发现,随即送入了余杭一院抢救。因为体温高达42℃,大伯被确诊为今年夏天医院收治的第一例热射病患者。截至发稿时,大伯体温已得到有效操纵,但因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还需进一步治疗。只是蒋寅生大夫提醒,一旦浮现神志错乱、语无伦次、不安宁、昏迷等重度中暑症状时,应让患者马上平卧,进行冰敷降温等紧急处理,并且拨打120求助。杭州有阿姨患热射病体温飙到41.7℃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尾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刚刚,急诊室正抢救一位体温高达42℃的热射病患者。每年的第一例基本都在我院。”昨天的杭城气温高达35℃,当天下午1点半,余杭一院几位医护人员并且发出了这条微信朋友圈。
大伯姓张,今年五十出头,昨天上午晕倒在路边时,首先被余杭区一位交警发现,随即送入了余杭一院抢救。因为体温高达42℃,大伯被确诊为今年夏天医院收治的第一例热射病患者。截至发稿时,大伯体温已得到有效操纵,但因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还需进一步治疗。
大伯晕倒被送进医院
昨天的杭城气温又创新高,上午10点多,余杭一位交警在执勤时,发现张大伯晕倒在马路边,他摸了摸大伯躯体发现很烫,随即拦下一辆出租车将他送往余杭一院。
“当时,大伯体温高达42℃,被确诊为重症中暑,也算是热射病,这是一种高致命性疾病。”余杭一院急诊科蒋寅生大夫讲,当时急诊室接到电话通知,讲院内即将送来中暑病人时,大伙儿马上备好冰床、冰袋等,做好抢救准备。大伯入院后,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赋予了心电监护,冰盐水静脉输入等救治措施。
“我们抢救了一个小时,大伯体温终于降到了38℃,但因他还患有其他疾病,接下来还需进一步治疗。”蒋寅生大夫讲,这位大伯是医院今年首次接诊的重症中暑病人。
杭城的天气越来越热了,按往年的经验,进入三伏天,气温达到40℃左右,中暑病人会越来越多。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中暑高峰,蒋寅生大夫讲,医院急诊科差不多做好了各类中暑抢救的准备,备足了冰床、冰袋、冰盐水等。
中暑后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并冷敷
高温引起的中暑要紧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热射病即重症中暑。
“像大伯如此的算是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躯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并伴故意识障碍如惊厥、昏迷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等特点。”蒋寅生大夫讲,假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这类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以及夏季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
“要预防中暑,家里空调温度不要打得太低,不然容易引发不适。”蒋寅生大夫讲,常见的轻症中暑,病人会表现为头痛、头晕、体温升高、出汗减少等症状。
浮现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且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并快速扇风。轻者通过上述处理普通会逐渐好转,再口服一些仁丹、十滴水等,并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等即可;重者,除上述降温办法外,还可用冰块或冰棒敷其头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沟处,并且用凉水反复擦身、扇风进行降温。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可用仁丹、清凉油、风油精等降温药品,在太阳穴涂抹。
只是蒋寅生大夫提醒,一旦浮现神志错乱、语无伦次、不安宁、昏迷等重度中暑症状时,应让患者马上平卧,进行冰敷降温等紧急处理,并且拨打120求助。
杭州有阿姨患热射病体温飙到41.7℃相关阅读:
气温忽然飙升女大学生户外跑步中暑
这是杭州今年第一例热射病患者
今年的天气大概有些反常,上个星期前半周还让人感到几分寒意,后半周立即升温,宛然提早入夏,周末的气温更是一度达到31℃。往年七八月份才会浮现的热射病事情,今年也提早了。上周六,杭州市西溪医院连续接诊了两起中暑病人,其中一位体温升至41.7℃,成为杭州今年首例热射病患者。大夫呼吁,户外运动尤其是马拉松如此的剧烈运动,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躯体事情并加以重视,防止浮现中暑。
两名大学生户外跑步先后中暑
小孙是杭州一名女大学生,上周六下午,她参加了一项户外长跑接力赛。大约跑了2000米时,小孙忽然一头栽倒在地。比赛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见状连忙用现场待命的120急救车,将她送往最近的杭州市西溪医院。
医院急诊科胡建良大夫接诊了小孙,他回忆道,“当时病人体温41.7℃,脉搏170次/分,呼吸33次/分,血压95/42mmHg,脸上明显出汗,神志呈昏迷状态,对呼唤没有反应,初步推断是中暑了。”中暑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之分,而重症中暑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体温达到41℃时可推断为热射病,小孙当时的体温恰好位于临界点之上。
对热射病患者来讲,能否在1小时内降低体温,对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热射病本身的致死率在20%-80%,假如能在1小时内将体温降至38℃以内,其死亡率可降低至5%,如不能,死亡率还是在18%左右。越快降温,其预后效果也越好。”胡建良讲,在通过一系列的补液、冰毯降温等紧急处理后,成功将小孙的体温降至36.8℃,并且,她的呼吸慢慢平稳,意识也逐渐转清,血压、脉搏逐渐恢复至正常。
正当医护人员为小孙被成功抢救而高兴时,又一例中暑患者被送到医院急诊科。来自温州的大学男生小陈,同样是跑步浮现中暑,只是他的症状要轻一些,入院时体温为39.2℃,脉搏13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26/54mmHg。相比小孙入院时的毫无意识,小陈神志清醒,不过面色潮红,能主动开口告诉大夫,自己乏力、头晕还有胸闷气急的事情浮现。
医护人员马上予心电监护、吸氧,冰帽物理降温,林格快速补液,30分钟余患者的体温降至37.0摄氏度,呼吸慢慢平稳了,血压、脉搏也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内。
通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和及时治疗,两名大学生均转危为安,脱离了生命惊险,严重的小孙目前也已转入一般病房,不日即可住院。
跑马拉松要防止浮现中暑
按照往年惯例,热射病的浮现往往要到七八月份,什么原因今年的热射病浮现得这么早?
胡建良分析,上周六虽然气温达到31℃,但对杭州来讲,31℃并不算高温天气。“关键在于如此的气温是忽然升高浮现的,人体关于温度骤然变化并没有彻底习惯,两名患者选择了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即午后两点进行户外剧烈举动,加上患者又有基础疾病,多个因素相加,导致浮现中暑甚至热射病也不足为奇。”
医护人员经过相关人员了解得知,小孙是业余马拉松爱好者,小陈则是专业的马拉松参赛者。前者患有一种不利于皮肤散热的皮肤病,后者最近因为锻炼过度休息不足,加上比赛前夕偶感风寒,最终两人都没有完成比赛。
胡建良讲,马拉松是此时最热门的户外运动之一,参加马拉松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现在越来越热的天气,要防止浮现中暑。
“不要盲目参赛,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并非适合每一个人。每个跑友都要认真参加体检,发现躯体、精神状态不佳者,不建议接着比赛,切勿拿生命开玩笑。”他讲,参加任何跑步比赛都要有长期稳定的训练,不能认为躯体素养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能够直截了当参赛。赛中学会自我保护,合理分配体力,切忌在出发时太激动和冲刺时过猛。假如事先明白天气炎热,能够在着装上提早准备,比如戴空顶遮阳帽。途中通过每个水站都不要放过补水的机会,喝一杯、手里再拿一杯。此外,要学会监测自己是否脱水。依照小便的颜色能够推断。清亮透明者,证明一切正常;浅黄色即轻度缺水,属于正常现象;深黄色即缺水,要马上补水;褐色是严重缺水,要思考停止比赛。
假如浮现中暑现象,降温补水是应对的四字真诀。胡建良提醒,跑步时感受自己有中暑时应降速或停止跑步,在阴凉处逃避太阳和高温,短暂休息并进行物理降温(如往躯体和头部泼水、用湿毛巾擦身、加速躯体身边的排风)和补水。假如休息一阵仍然不见好转,应寻找医务人员帮助并退出比赛。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