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进展“避暑经济” 促绿水青山生态价值释放
“环城森林涌来屡屡清新,黔灵山风吹过阵阵阴凉……”把凉爽气候唱出来,这是贵阳在向外界推介“避暑旅游”时创作的歌曲。
入夏以来,当不少地点都开启“烧烤模式”时,贵阳正在以夏季平均气温19摄氏度至26摄氏度的清凉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避暑。
一方面,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位置为贵阳注入了“清凉”的基因,另一方面,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为这份夏日清凉增添了更多色彩。
截至2022年底,贵州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其中,贵阳市森林覆盖率达55.69%。
近日,贵阳花溪国家都市湿地公园游人如织,院内草木葳蕤、绿意葱郁。家住重庆的王桂湘每年夏天都会到贵阳避暑,还在距离花溪湿地公园不远的地点租了个屋子。
“贵阳的气候很凉爽,生态也很好,自己退休这些年很喜欢来这个地方避暑。”王桂湘讲,追求品质日子不仅需要物质支撑,也需要有更好的生态环境。
这些年,贵阳市花溪区持续围绕良好的山水生态,在加强保护的并且也做好旅游开辟,花溪湿地公园年均入园接待量超过500万人次。
为了更好地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贵阳市积极打造避暑度假生态旅游精品。在“2023中国避暑旅游进展报告发布会”上,贵阳市以凉爽的气候、丰富的避暑旅游资源上榜“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
其实,作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贵州省,立足大生态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的意义越发凸显。这些年,贵州依托于清凉气候、良好生态实施的康养旅游,是生态赋能乡村进展的重要体现,以此为契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逐渐改变过去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穷生活的局面。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成为很多游客追求“清凉一夏”的旅游打卡地。
曲折清澈的洛北河串起一个个村寨,在河面上漂流的游客不仅能欣赏沿途的美景,还能感觉水流或缓或急、高低错落带来的危险与刺激。
贵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陈裕平讲,目前洛北河预计每一天有500条船、1000个游客的接待量,希望借助清凉的气候、清澈的河流,以及特色乡村等资源,打造知名的避暑旅游胜地。
位于洛北河漂流终点的长江村,曾经一度是贫困村。这些年,当地结合山水生态开展旅游服务,村民们也吃上了“旅游饭”。
55岁的村民彭忠开了一家农家乐,入夏以来生意逐渐火爆。“最好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上百人,每年有10多万元收入。”他讲,好山好水不仅让大伙儿日子的环境好,也能成为帮助增收致富的好资源。
近期,贵州省在深圳举行了2023多彩贵州夏季避暑旅游推介活动,发布避暑旅游“优惠大礼包”,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让更多游客在黔山秀水之间感觉多彩贵州的无限魅力。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芳在推介贵州旅游时讲,到贵州避暑,让日子更爽!贵州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是同纬度最凉爽的区域之一。贵州将持续守好绿色和进展底线,以大生态赋能乡村进展,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努力让绿水青山成为惠民富民的“幸福不动产”。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