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摇滚地铁来了,究竟是如何一回事?
对于石家庄歌曲听的最多的两首《杀死这个石家庄人》《石家庄之歌》对摇滚了解不多;网上搜了资料发现石家庄和摇滚乐挺有联系的:石家庄在大力进展都市更新大拆大建是不是文化办法也应该加强建设;几个日子在RockHomeTown(石家庄)的闲散人士。2010年11月12日,乐队发行首张同名专辑《万能青年旅店》,最后一首歌是杀死这个石家庄人。从2001石家庄第一届原创摇滚音乐节开始至2014年,石家庄差不多成功的举办了十二届本土摇滚乐音乐节。石家庄摇滚地铁来了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尾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对于石家庄歌曲听的最多的两首《杀死这个石家庄人》《石家庄之歌》对摇滚了解不多;网上搜了资料发现石家庄和摇滚乐挺有联系的:石家庄在大力进展都市更新大拆大建是不是文化办法也应该加强建设;
1.《杀死这个石家庄人》,是万能青年旅店创作并于2010年演唱的歌曲,收录在专辑《万能青年旅店》中。[1]这首歌实际上描述了北方重工业都市在记忆过了时代变迁,从打算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轨所记忆的阵痛,和那些被遗忘或者是被抛弃的群体的失落和愤慨的感觉。几个日子在RockHomeTown(石家庄)的闲散人士。长年吸工业废气,长年撒泼抒情,长年蒙受盲瓜(TheBlindMelon)等90年代美国非主流摇滚乐队感召,90年代组队,02年更名。2010年11月12日,乐队发行首张同名专辑《万能青年旅店》,最后一首歌是杀死这个石家庄人。
傍晚六点下班换掉药厂的衣裳
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
这样日子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在八角柜台疯狂的人民商场
用一张假钞买一把假枪
保卫她的日子直到大厦崩塌
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
河北师大附中乒乓少年背向我
沉默的凝视无法离开的教室
日子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
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这样日子30年直到大厦崩塌
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这样日子30年直到大厦崩塌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2.《石家庄之歌》-杨辉石家庄鹿泉区人
干嘛去呀我的家乡在石家庄河北省的石家庄石家庄的事石家庄的歌听我一点一点对你讲NB不是吹哩火车不是推哩获鹿山上石头多那可不是堆哩刚炉烧饼那是拿羊肉出往里头塞哩石家庄不大历史不算长全国所有省会都市他第一个解放正定大佛寺赵县赵州桥十字路口大铁炉子老头烤山药平山洗温泉藁城炼油厂和平路上一大溜净JB纺织厂
3.摇滚之乡石家庄
往常不少人印象中的石家庄,是属于北方的一座小都市,拆迁和重建构成了不可抹去的灰色调,到处基本上落满尘土贴着白瓷片的建筑,人们忙忙碌碌又大概无事可做。假如讲每个都市都有属于它的独特印象和典型形象,那么近年来,关于广大摇滚青年来讲,石家庄这三个字的意义是非同凡响的,那个都市被誉为RockHomeTown——摇滚之乡。“RockHomeTown翻译成中文是‘摇滚之乡’的意思,事实上还有更中土的翻译:石家庄。”这是网上热传的一个段子。事实上,石家庄跟“摇滚之乡”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中国摇滚第一人崔健在北京崛起后,摇滚之风很快吹到石家庄。1998年4月底,崔健推出第6张专辑《无能的力量》,并在石家庄举办了一次大型演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带起来了石家庄这座都市最基础的文化。随后,摇滚乐队和杂志在那个都市茁壮成长。
石家庄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浮现过不少本土乐队和独立音乐人,也出过石家庄本土乐队自己的音乐专辑《石门烽火》,那时石家庄整个摇滚圈氛围相当好,演出几乎场场爆满,而且有不少乐手都会并且兼任几个乐队的乐手。石家庄摇滚乐历史上曾经浮现过不少小有名气的乐队,比如昏热症、民主乐队、橡皮泥乐队、可食用尸体、旺财乐队、万能青年旅店、相对论、甲烷乐队、透视乐队、机械化碳、玩偶收割机、豆蝇乐队、圣饼匣、Z怨言、目击证人、DevilBaby乐队、牙龈出血乐队等等。这些乐队有的至今还接着混迹在石家庄摇滚圈里,有的去北京或外地进展,有的逐渐解散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从2001石家庄第一届原创摇滚音乐节开始至2014年,石家庄差不多成功的举办了十二届本土摇滚乐音乐节。这些音乐节基本基本上由本地乐手们和朋友们共同举办,往往票价也不高,从最早的十几块钱到后来的几十块钱,这些音乐节通常不为赚钱没有商业目的,要紧是给乐手们一个彼此切磋交流以及聚会的机会,并且也为喜爱摇滚乐的乐迷们提供演出。
最后,提起石家庄摇滚乐的进展,不得不提到这两本中国最坚韧的摇滚乐杂志——《我爱摇滚乐》和《通俗歌曲》。它们的编辑部都设在石家庄,是国内最大最专业的摇滚音乐专业杂志,因内容广泛有深度且权威性高,深受广大乐迷们的喜爱,在全国摇滚乐迷中几乎无人不知。
石家庄摇滚地铁来了相关阅读:
百年爆发史:什么原因是石家庄?
1904年,在凑齐工程款后,正太(今石太)铁路终于开工。这条铁路来回于太原、正定两个地点,连接京汉铁路,是山西通往京、津、沪的要紧通道,与沟通省内外物流的重要运输线。
该铁路的设计师是法国人,秉承法国的极简主义精神,在设计铁路时以“节约”为原则,避开滹沱(hūtuó)河大桥,主张将铁路在河北正定的一端南移到枕头镇(又名振头,即老石家庄站)。
这一设计让铁路起点南移了20公里,也让一座破落的村庄——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的省会都市。
1.最“尴尬”的省会
在B站《三国》的剪辑视频中,赵云一露面,弹幕马上弹出“吾乃石家庄赵子龙”,这看起来比历史上著名的常山郡low了好几个档次。
常山郡得名于常山。所谓常山,算是北岳恒山。或许有人会讲,恒山不是在山西吗?没错,但那是清代以后的事。在清代往常,恒山一直指的是河北的常山。
古代有严格的避讳制度,由于汉文帝、唐穆宗等皇帝名字里都带“恒”字,这座悲伤的名山,不时在恒山与常山的称呼中,改来改去。
到了清末,历经两千年风雨,常山郡早已蜕变成正定府(即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即便这样,正定府仍旧是小小石家庄的“顶头上司”。
只是,在北京、天津两座大型直辖市的相互夹击之下,河北石家庄真的是全国地位最尴尬的省会都市,没有之一。
今天的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刨除都市姓名带来的“卑视”,在河北,石家庄的历史不如邯郸悠久。论武术,石家庄干只是沧州。论经济,唐山一直超越石家庄。大概除了省会的地位,石家庄比啥,啥不好。
但凭借西靠太行山脉的优势她坐拥了整个太行山区保存最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五岳寨,有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的嶂石岩地貌,颜色绯红,气魄壮阔。
还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为“糊涂河”的滹沱河从西北方向奔流而过。
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下,石家庄没有辜负自然赋予的优越环境,在各种“中国十大省会都市”榜单中经常占据一席。
截至2019年,石家庄辖区总面积13504平方公里(数据来源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下辖长安、藁(gǎo)城等8区13县(市),总面积相当于0.82个北京(以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总面积16410平方公里计算)。
虽然这样,在不少老河北人眼中,石家庄依然“不配”做河北省会。怎么说在石太铁路贯穿之前,石家庄还仅仅是一个小村落。
据《获鹿县志》记载,在正太铁路开工之时,清政府曾对石家庄村进行过一次人口普查。当时,
石家庄村位于该县“东南三十五里处,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人口不超过700人。
那为何到了最后,石家庄依然力压群雄做了河北省的“大哥”呢?
事实上如此的“尴尬”并不能彻底怪石家庄。历史上,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多座河北省都市都做过河北省会。
最近800年,石家庄所在的河北省一直属于京畿之地。这不,北平、天津两个“优等生”,一个升格成了中国的首都北京,一个独立门户成了天津直辖市。其余河北都市卷入省会之争,而年轻的石家庄人品爆棚。
2.小村庄的爆发
俗话讲,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条兴建于清末的正太铁路(即石太铁路),正是盘活石家庄村、带动石家庄成为河北省会都市的关键条件。
《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村最早创于明初,原来是真定卫的军屯和官庄。直到清初,石家庄才成为隶属真定府获鹿县(今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一个小村庄,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
石家庄村作为铁路沿线的站点,最早事实上始于卢汉(今京汉)铁路。在晚清名臣张之洞的推动下,没落的清政府渐渐意识到近现代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因此在1898年底开始兴建国内历史上第一条南北贯穿的铁路大动脉,从北京出发,直达湖北汉口,全长1214千米。
在这条线路上,石家庄村被列入京汉铁路站点中之一。由于实在没啥名气,为避免他人不识,清政府决定在村东头兴建一个“振头站”(法国人口误枕头站),作为京汉铁路的站点。
为何要选择在一个荒郊野岭建设站点呢?
这其中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史书记载,在石家庄村附近的太行山东麓,存在着一截秦始皇阶段修建的驰道(古代高速公路),其大致走向与京汉铁路吻合。即便到了清末,这条古道依旧是南北通衢的重要大道。
在获鹿县东西走向上,也存在着一条能够横跨太行山的“燕赵通衢”大道。这条古道成了后来兴建石太铁路的基础。这样,先天占尽地理优势的石家庄村才有了进展的理由。
为了早日实现富国强兵之梦,继京汉铁路后,晚清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也纷纷力主修筑铁路加快物资运输速度,盘活经济。
当时,名震天下的晋商在帝国境内贸易,财富赚得盘满钵满,但他们每次以骡马运输物资,不仅运输量不及火车,速度更是差得远。
何况,山西本身算是产煤和铁矿的工业资源大省。眼见有巨大的发财空间,晋商们决定敦促清政府加快开辟山西。
在山西巡抚胡聘之提议下,当权者很快批准在京汉铁路正定车站与山西太原府之间修建一条铁路,以运出山西煤炭、铁矿等资源支援国家建设。
随即,胡聘之在清政府的默认下,向俄国人借款修建铁路。但由于之后的日俄战争以俄国战败告终,因涉及大量战争赔款,俄国人将正太铁路的所有权转归法国巴黎银行。
在法国人的干预下,清政府将打算中的真定站改在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铺。但由于滹沱河流到这个地方时,河道变窄,再加上水流量不足等诸多因素,不利于铁路工程建设,最终,设计者们将新站定于石家庄村。
依靠京汉铁路的规划,将东西、南北走向全部打通,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难度和成本。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法国人采用了“窄轨”设计,缩减铁路营建成本。
至此,正太铁路上再无正定,而正太铁路与京汉铁路在石家庄村的汇合,也奠定了那个小村落由村变城的环境。
作为以货运为主的铁路干线,清末开通的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对石家庄的妨碍空前巨大。依照史料记载,在石家庄开埠前,全村依靠耕田维生的农民人口占95%,农业几乎是那个地区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
京汉、正太两大铁路连通的基本上当时主导中国经济的地区。于是,随着京汉、正太铁路相继开通,石家庄村也演变成了华北铁路网中一个重要的货运交通枢纽。
由于法国人“偷工减料”,轨道无法统一的两个火车站点只能分设在石家庄的两边,所有到达石家庄的物资都只能到这个地方中转集散。
于是,物流转运、仓储等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在市场急需用人的事情下,一大批原本靠天吃饭的农民,纷纷转行干起了“苦力”。但两条铁路的货运量逐年上升,再加上京汉铁路后来延长成了京广铁路。物资的运输量单靠人力搬抬差不多很难满足中转的要求,而早期的物资中转,又基本上盈亏自负,
这关于货商们来讲,无疑存在巨大的隐患。
因此,来自山西的矿商首先在石家庄创办了一批转运分销公司,快速寻找买家,促成交易。与此并且,面对物资中转集散的困境,大量货栈也相继进展起来,为货商提供转运、仓储等业务。
随着铁路运输以及沿线贸易的旺盛,到了民国初期,石家庄人口已突破10000人。
3.建市一波三折
鉴于这种事情,1925年,在民国政府的批准下,石家庄村成立市政公所,将原获鹿县休门镇、栗村等地划归石家庄,归直隶省直属。
新的行政架构从石家庄与休门镇各取一字,称“石门市”。
当时在南方,湖南省亦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石门县,两个石门重合,就是都市命名上的大忌。如今差不多绞尽脑汁的民国政府官员,再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名字,只能将错就错。
从严格意义上说,民国政府设立的石门市政公所并不是日后通俗意义上的行政单位“市”,而更类似于今天某些小城镇联合在一起,统一机构办公的自治区划。
尽管石门未成“市”,但石家庄的都市化进程却没有停止。在铁路运输、仓储等石家庄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的带动下,近代石家庄工商业的不断进展,纱厂、面粉厂、银行、商号等如雨后春笋般在这座新兴的城镇中生根发芽。
伴随着城镇妨碍力的提高,电信、邮政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为习惯当时社会所需,石门地点法院、检察院、特种公安局、统税治理所、屠宰检验税局、矿产税务局等相继成立,石门也越来越像一座现代都市。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华北沦陷。石门凭借着正太铁路和京广铁路的运输优势,成了补充兵员的不二选择。于是,在日本人的授意下,伪华北临时政府特批石门设市,称石门市。
为了发挥石家庄铁路枢纽的优势,加快侵略战争的步伐,日本人斥资在石家庄和山东德州之间又兴建起了第三条途径石家庄的铁路——石德铁路,将京汉线与另一条重要的铁路津浦线(天津—南京浦口)相连。这样一来,
石家庄在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更甚从前。
只是在这种畸形的都市进展中,虽然石家庄的运力超越其他都市,但都市总体经济相关于河北省其他都市而言,仍相当落后。
由于石家庄本就因铁路而生,工人阶级自然成了这座都市特有的色彩。
面对侵略者的压迫,他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1937年,侵华日军在河北藁城梅花镇进行了四天三夜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史称“梅花镇惨案”。
惨案发生后,藁城人民义愤填膺,在共产党员马玉堂等抗日武装的领导下,一举攻占县城。
百团大战中,英勇的石家庄人民又在正太铁路上打响了反侵略的第一枪。而后,宋庄战役、陈庄歼灭战、高平地道战一次次粉碎了敌人分裂国土、奴化百姓的阴谋。
我党也从一次次对敌作战中总结经验,进展出了晋察冀、晋冀鲁豫等革命依照地,直至1945年迎来抗战的伟大胜利。
1947年11月12日,多年来饱受战争之苦的石家庄终于迎来了全面解放的生活,成为解放战争中第一个被攻克的河北大都市。
随后,屈辱的石门市下台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心心念念的石家庄市。
4.河北省会忙“搬家”
尽管得到正名,并且也进驻了一大批新中国早期的行政机构,但惨遭战火荼毒多年的石家庄市还未达到做河北省省会“候选人”的资格。
当时,在石家庄之外,河北省还有北平、天津、保定等都市有做过河北省会的记忆。
而且在过往应对军阀混战、侵略战争时,河北省政府甚至有迁往陕西西安办公的记忆。
于是,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到底应该选择哪座都市为河北省省会都市,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首要思考的难题。
对于省会都市的设立,不外乎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的考量。北京的优势,自不必讲,从定都北京的那一刻起,她便退出了河北省会之争。
而天津,位于河北省东边出海口,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曾流经此地。从民国早期开始就一直是河北省会都市了。都讲“近代中国看天津”,天津不仅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工商业都市,有着海、河之便,依然晚清“洋务运动”的基地,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除了天津之外,保定也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保定自古有“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的畿辅重地,最初的设置算是为了拱卫北京。在洋务运动开始之前,保定一直是河北省前身直隶省的首府,作为河北省会长达200多年。
最终,通过谨慎思考,保定被确立为新中国河北省的第一任省会都市。
有了第一任,自然有第二任。很快,河北省当政领导发现,全国以恢复生产、和平建设为中心进展,保定作为省会后劲不足。
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保定在现代化建设上始终跟不上节奏。随着“大炼钢铁,多快好省”的口号响彻全中国,保定的第一任省会都市也做到了头,河北省会从保定搬到了天津。
若非有再燃战火的危机,或许天津市会一直作为河北省会持续至今。但伴随着当年国际形势紧张,天津作为河北省会差不多特别不合时宜。
一旦开战,滨海都市的天津,将作为国防前哨,首当其冲,届时不管是天津市政府依然河北省政府都将遭受惨重的打击。
因此,在毛主席“备战、备荒”的指示下,河北省会又再一次回到了保定。并且,1967年,天津正式独立形成直辖市,脱离河北省管辖。
但河北省政府回到保定没几天,又面临着一次“搬家”的考验。通过多次搬迁,1968年,困扰了河北省长达半个世纪的省会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石家庄正式成为河北省府,沿袭至今。
5.摇滚之城
时至今日,作为河北省会,石家庄给人的最大印象是“摇滚”和“国际庄”。
石家庄堪称名副事实上的中国摇滚之乡,英文名“rockhometown”响彻乐坛。
摇滚乐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通常事情下被认为是一种反传统、非主流的音乐。但作为泊来品到了中国后,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却评价它是“对现代工业日子和细腻入微的文明的反叛,当中国情绪最终在某个特殊的角度上,给了以反叛而闻名的摇滚乐以潜意识中的沟通。”
1980年,这种中国情绪第一次给了摇滚乐潜意识的沟通,摇滚之风传遍全国。河北省会石家庄也走在了摇滚乐兴起的最前沿。
同年,“中国摇滚第一刊”《通俗歌曲》在石家庄创刊成功。在这本杂志的封面上印有一句话:
“摇滚你的日子。”
出自对摇滚乐的热忱,万能青年旅店、相对论、昏热症等乐队相继在石家庄诞生,并走向全国。
并且,在石家庄市的几个摇滚圣地,如“地下丝绒”、“红糖俱乐部”等演出档期越来越满,阵容越来越强大。崔健、郝云、THEIGNITIONY乐队(德国)、NAKOMA乐队(美国)相继登临石家庄演出。
惋惜的是,摇滚乐这一具有时代特性的音乐,伴随着都市化的进程也走进了“寒冬”。在逐渐习惯了社会潮流后,大众不再像之前那样对摇滚乐跟风,其中一部分人也开始更加理性地批评和接纳时代。
摇滚乐的兴盛一去不复返。但作为摇滚乐潮流的石家庄却没有就此而放弃,在大批摇滚乐队转入地下后,石家庄一直保持着摇滚乐时代的传统,以举办“星光音乐节”的形式,邀请崔健等时代巨星重返舞台,追忆摇滚乐坛逝去的时光。
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石家庄人开始戏谑性地称呼石家庄为“国际庄”。
作为天下第一庄,石家庄的“国际庄”并不仅限于摇滚。只要仔细观察便能发现,石家庄人民应该就是全国“最幸福”的人群。因为,他们足不出庄,就可一览世界各大经典建筑。
6.了不起的“国际庄”
此时,在河北省11座都市中,石家庄的经济地位不再像过去那么“偏科”。但依靠京津冀首都经济圈,河北省唐山市依然力压了省会石家庄一头。
只是,既然石家庄能扛得起“国际庄”的名号,自然也有进展它的本事。
尽管985、211等国家重点大学没有一家落户石家庄,但凭借着对铁路建设的熟稔,石家庄将地铁这一需要高精尖技术支持的交通轨道工程搭建起来,使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第一座拥有地铁交通的都市。
在人才方面,石家庄暂时还无法与北京、天津相比,但没有重点大学的她,从未减弱过对人才的渴望。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石家庄市出台了“名校英才入石”打算,在人才落户政策和住房补贴上赋予了足够的关注。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石家庄的铁路交通再次腾飞。借助铁路之便,石家庄“一小时经济交通圈”范围不断扩大,北京、天津、郑州、太原等铁路周边都市成为石家庄新铁路经济的合作对象。
在北京工作,回石家庄睡觉,从此将成为现实。
石家庄足以让每一个爱她的人感到自豪。在铁路的指引下,列车呼啸而过,从传统农业村落,到稳坐河北省会,那个都市只用了100年。
这是近代以来建城史上的一大奇迹。这算是,了不起的“国际庄”。
近日,受“新冠”疫情妨碍,石家庄部分地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中高风险地区,并已切断来往通道。车辆及人员都不出市,坚决不让疫情扩散。
千万级人口的国际庄空空荡荡,陷入交通枢纽的至暗时间。但有黑暗,就会有光。从去年的武汉,到最近的石家庄,我们看到无数守护都市的逆行者。
河北零下十几度的天气,1100万石家庄人在三天之内完成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
寒风凛冽,有些一线护士因为经常做核酸采集,手被冻得跟馒头一样。在防控点执勤的公安民警几乎全天无休,只能蹲在街边轮流休息、吃晚饭。
在抗疫一线,1月12日凌晨,55岁跃进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献忠因劳苦过度不幸去世,此前他连续三天在外带队工作,负责酒店隔离工作。
在此前几天,1月7日,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苑街道国泰街社区工作人员李瑞芝,也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当中,突感躯体不适晕倒,再也没有醒来。
一座城,一条心,不讲晚安,只卫平安。
这句话在形势严峻的疫情下,不断浮现在石家庄人的朋友圈中。这一次,是他们在默默守护着全国,一如一年前的武汉。
冬去后知春。石家庄,加油!
参考资料:
李惠民:《近代石家庄都市化研究(1901-1949)》,中华书局,2010
李藏柱:《石家庄市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柳珠源:《中国摇滚20年:1986-2006》,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8
来源:多特软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