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民众依依不舍送别大熊猫“圆梦”归国
科技日报记者李宏策
25日,首只在法国出生的大熊猫“圆梦”踏上回国旅程,大批拥趸专程赶到博瓦勒动物园为“圆梦”送行。
大批粉丝专程赶到博瓦勒动物园为“圆梦”送行。科技日报记者李宏策 摄
其后,“圆梦”由专车送至巴黎戴高乐机场,搭乘中国国航货运包机前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法国总统马克龙夫人布丽吉特、法国生态转型部负责生物多样性的国务秘书艾尔艾里、博瓦勒动物园园长德洛尔与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等一同前往机场送行。
作为“圆梦”的教母,布丽吉特在机场依依不舍、满眼留恋地向“圆梦”道别,她向随机兽医和医护人员详细询咨询了“圆梦”回国后的饲养和照料事情,嘱咐他们在安全抵达成都后第一时刻向她报平安。布丽吉特对卢大使表示,大熊猫已成为中法两国友谊的象征,她对能担任“圆梦”的教母深感骄傲,祝愿中法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发展。在现场同意采访时,布丽吉特表示今后有机会,一定会去成都看望“圆梦”。
在“圆梦”出发的前一天,动物园还为其准备了早餐欢送会,喜爱它的民众从法国各地专程赶来。卢沙野大使在参加欢送活动时表示,大熊猫作为友谊的象征来到法国,“圆梦”是中法友谊的成果,起到了中法友谊的纽带作用。大熊猫繁育合作体现了中法合作的诚意和广度,以及共同对大自然的保护担负责任。
“圆梦”在24日的早餐送别活动上享用新鲜竹子。科技日报记者李宏策 摄
卢沙野同意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中法合作的重点领域,是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在中法高层交往中必谈的议题,也是两国合作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熊猫合作是中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的一个缩影,开展得特别成功。此次“圆梦”回国具有象征意义,它让中法熊猫保护合作在国际上的能见度得到提高,其在中法民众间的知名度也得到提升,并且也拉近了两国民众心灵之间的距离。因为熊猫象征着和平、和睦、和谐,相信法国民众可以经过“圆梦”和大熊猫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
动物园园长德洛尔称,大熊猫是法中坚固友谊的象征。他希望能接着保持这种友好关系,希望博瓦勒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基地的友谊能延续下去,祝愿法中友谊长存。现场喜爱“圆梦”的法国民众同意采访时纷纷表示,他们将接着关注“圆梦”在中国日子的事情,也希望能有机会在成都再次与它重逢。
“圆梦”的饲养员德尔菲娜将随机同行,到成都陪伴“圆梦”度过最初几天。德尔菲娜为“圆梦”的飞机之旅准备了90公斤竹子和一些水果,她在同意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法在熊猫繁育领域保持着密切合作,合作内容包括熊猫的方方面面。她在形容“圆梦”的个性时讲,“它有点像明星,喜欢见到人,特别好动、也很淘气,食量很大,会肃静的吃很久。”
“圆梦”于2017年8月出生在博瓦勒动物园,是首只在法国出生的大熊猫宝宝,父母是旅法大熊猫“圆仔”和“欢欢”。同年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和布丽吉特共同将其命名为“圆梦”,寓意梦想成真,寄托着对熊猫宝宝的祝福和对中法友谊长存的愿望。
很多小粉丝和“圆梦”依依惜别,流下不舍的眼泪。科技日报记者李宏策 摄
“欢欢”和“圆仔”于2012年在中法大熊猫繁育合作打算框架下出借给法国,该打算为期10年,本应在2022年到期,但因疫情延迟到2024年。今年4月9日,博瓦勒动物园负责人德洛尔在结束尾随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访华行程后宣布,“欢欢”和“圆仔”的租期将延长至2027年。“圆梦”归国后,动物园还有4只大熊猫:妈妈“欢欢”、爸爸“圆仔”,以及2021年出生的双胞胎“欢黎黎”和“圆嘟嘟”。
目前,全球仅有二十多个国家有幸从中国租借到国宝大熊猫。博瓦勒动物园在全球十大最美动物园中位列第四,也是法国唯一拥有大熊猫的动物园。大熊猫作为“招牌”,为博瓦勒动物园的营业额作出了贡献。参观人数由此前每年约60万人次,增加到目前超过200万人次。在大熊猫助力下,博瓦勒动物园的年营业额达到了一亿零五百万欧元。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