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已发行898只新增专项债 规模占比全年限额近七成
近期,多省市披露三季度地点债发行打算。据华金固收研报梳理,截至7月底,已有23个省、打算单列市披露了发行打算,总计20325亿元,其中新增普通债、新增专项债、再融资普通债、再融资专项债占比分别为10%(2010亿元)、45%(9112亿元)、21%(4311亿元)、24%(4892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在同意《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地披露的三季度地点债发行规模已超过全年的70%,充分体现了政府投资对整体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一马当先、靠前发力。在社会投资、非常是民间投资带动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从已发行的地点债事情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年内全国发行地点政府债(包含地点政府普通债、地点政府专项债)51696.79亿元,突破5万亿元大关。与去年同期相比(56854.04亿元),下降约9%。具体来看,截至8月3日,年内地点政府新增债共发行30504.62亿元,其中新增普通债为4796.32亿元,新增专项债为25708.30亿元。从发行进度看,已发行的898只新增专项债规模占比全年限额(38000亿元)约67.7%。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同意《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扩内需、促消费等新经济增长战略等要落地见效,都需要借助地点债加持。合理应用、使之效能最大化十分关键。
日前,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在财政部召开的2023年上半年财政收支事情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呈现出及早下达额度、支持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防范偿债风险等特点。从“带动作用明显”特点看,上半年,各地用作项目资本金约2000亿元,要紧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近一半用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谈及各地应怎么更好发挥地点债撬动有效投资的作用,白彦锋建议,下半年,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地点债、专项债用于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另一方面,各地政府要加强项目储备,防止“钱等项目”,确保地点债资金用得快、用得好。
宋向清认为,要把地点债用在最急需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从而引领资本强化在创新引领、绿色进展、先进创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投放,让地点债在经济复苏和市场回暖方面发挥出更大效用。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