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价释放新信号 稳汇率力量增强
8月9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止住前两日快速下跌势头,收盘价上涨144个基点。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23个基点,下调幅度大幅收窄。
机构人士分析,人民币汇率较快实现止跌,接着展现韧性,也讲明此前较快下跌要紧是受外部因素扰动。并且,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释放引导汇率稳定运行的信号,也提振了市场信心。下一时期,妨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因素仍然较多,人民币汇率可能仍有波动,但随着政策效应显现、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基本面支撑有望逐步增强。
外部扰动加大短期波动
7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再度转弱,非常是8月8日浮现单日较快下跌。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从即期汇率看,2023年1月3日至8月4日,人民币仅对日元有所升值,对美元及其他要紧非美货币均呈现不同程度贬值。汇率偏弱运行有内部的缘故,要紧受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的妨碍。结合8日公布的7月外贸数据观察,出口、进口双双下降,出口承压态势较为明显,难免妨碍外汇市场情绪。
相比之下,很多机构认为,最近人民币汇率波动下行要紧是受外部因素扰动,尤其是美元短期反弹造成的扰动较大。7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连续反弹,已从99.8一线升至102.5附近。8月8日,美元指数上涨0.45%,与当天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跌幅大致相当。从比价关系角度看,美元指数上涨,较大程度上压低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二季度以来,美元指数反弹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的直截了当缘故。时期性购汇需求增多、中美利差倒挂加重、国内经济运行浮现波动等也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一定压力。”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讲。
只是,常冉表示,近期人民币虽有所贬值,但幅度有限,市场预期没有浮现明显变化,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韧性展现 提振信心
8月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幅度收窄,市场汇率也迎来反弹。
外汇交易中心行情显示,8月9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报7.1989元,较上一交易日涨144个基点,终结了“两连跌”。国家统计局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转负,PPI同比和环比降幅均收窄。“物价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没有造成太大妨碍。”一位外汇交易员讲,人民币市场汇率可以较快止跌,讲明市场可以很快消化各类因素妨碍,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也讲明最近较快下跌要紧受外部因素扰动。
此外,该交易员认为,9日早间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较有韧性,也提振了市场信心。外汇交易中心9日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588元,较前值调降23个基点,下调幅度低于多数机构预测。
记者注意到,7月底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一交易日即期汇率收盘价的价差逐步扩大,截至8月9日已超过500个基点,处于今年以来高位水平。市场人士分析,这表明中间价在持续释放信号,引导市场价向中间价靠拢,而非中间价主动向市场价贴近。
“中间价表现释放了监管层维护汇率稳定的明肯定号。”前述交易员讲。常冉表示,相关部门正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
稳汇率有利因素增多
业内专家表示,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经济基本面。下时期,随着经济恢复向好、社会预期改善,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有利因素将增多。
近段时刻,有关方面频频就人民币汇率发声。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8月1日,人民银行、外汇局召开的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强调,密切关注跨境资金波动事情,加强宏观审慎治理和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表示,四季度以后,人民币汇率走势似乎率会有所回暖,理由有三:一是,我国宏观经济周期率先美国“半个身位”。随着时刻推移,我国将进入被动去库存时期,而美国进入主动去库存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将强于美国。二是,拉长时刻看,人民币汇率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第三轮周期的底部区间,中期升值是似乎率事件。三是,美国宏观经济压力逐步加大,将来美联储似乎率会实施降息,这将减轻中美两国利率的倒挂程度。
“短期内,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货币政策等可能接着形成扰动,人民币汇率仍将有所波动。但随着稳经济政策显效,金融市场预期将改善,人民币汇率将逐渐得到来自基本面的更有力的支撑。”明明讲。
谈及下一步稳汇率举措,常冉认为,可适时引入汇率治理工具,进一步完善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和工具设计;并且,需加快构建治理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政策框架。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