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AI大模型应用需经过安全评估才能上线

时间:2023-08-10 14:46:33 推荐 699

(记者 彭思雨)8月9日,ISC 2023第十一届互联网安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ISC名誉主席邬贺铨在同意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待AI大模型安全咨询题,应做到“时时放心不下”,AI大模型应用需要经过安全评估才能上线。“当前安全评估工作要紧由企业自己负责,很多互联网公司有安全评估资质,国家也有安全评估中心,但仍有不少安全咨询题没有被评估出来。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和它带来的安全咨询题,我们认识还不够。”邬贺铨称。

邬贺铨表示,数字化将逐渐走向智能化高峰,开启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安全永远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也在不断地进展演进。

邬贺铨认为,AI大模型技术进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技术安全风险和人为安全风险。一是大模型数据安全。大模型训练依托海量数据,开源数据集、互联网数据容易得到,但数据集的质量值得推敲,假如拿这些数据来训练,内容风险程度可想而知。假如用企业自有数据进行大模型训练,就要思考数据泄露的安全风险。二是大模型算法安全。AI大模型的算法推理过程存在不可操纵性,轻则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回答,数据结果存在不可解释性,重则可能浮现算法失控,得出有悖社会公序良俗的不行结果。三是大模型被人为控制后造成的安全风险扰乱社会秩序。

“技术是把双刃剑,AI大模型在方便我们生产日子的并且也带来安全风险。”邬贺铨表示,例如自动驾驶领域也要用到大模型训练,假如大模型没有做足特殊场景的算法训练,可能会在行驶中做出错误推断,造成交通事故。

“传统安全防护的手段急需升级。”邬贺铨表示,数字安全差不多成为数字经济进展的焦点,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本身既是安全防备的重点、手段,也是保障的有力手段,需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提升保障能力。

他建议,摒弃硬件式、碎片化、弱协同的传统安全防护手段,向云化、服务化的理念升级。应该主动迎接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经过IPV6提升数据安全能力,护航数据安全流动。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