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蚊子日 防蚊开脑洞:风雨究竟能不能“消灭”蚊子?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在此我们热烈庆祝……不不,在此我们再次提醒大伙儿:蚊子是传播疾病,非常是疟疾的重要媒介之一。人类与蚊子的“持久战”从未停歇,怀揣着对蚊子无比愤懑的心情,有人甚至大开脑洞“请让台风刮跑所有的蚊子吧!”。那么咨询题来了,台风究竟能不能吹跑蚊子?风雨中蚊子是怎么保命的?怎么样才能躲过蚊子360°无死角攻击?
风雨究竟能不能完全“消灭”蚊子?
蚊子怕风吗?作为一个弱小的昆虫,蚊子怕风、怕雨、怕热,也怕冷。大风天,蚊子飞得不平稳,即使落到地上也容易踉跄,若只思考风力因素,6级大风都可能吹得蚊子站不住脚。
那么台风呢?中国天气网首席分析师胡啸表示,台风是一个强大而深厚的气旋性漩涡,从西北太平洋上携带大量水汽而来,所到之处方圆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会伴随强风暴雨天气。而台风风力起步基本上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风力超过17.2米/秒,相当于陆地8级大风),如果把蚊子放到台风中心附近,随着漩涡快速旋转“跳跃”,那个风力足以把蚊子吹到“九霄云外”。
只是台风登陆陆地之后,受地面摩擦、建筑物、山坡阻挡等因素妨碍,台风风力明显减弱,对蚊子产生的作用力也减弱。而且蚊子特别“鸡贼”,大风天它们会躲起来,风小了才会出来。所以就算台风来了,蚊子被大规模吹跑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何况,蚊子的体重很轻,常随风而动。这么想,为何20多层高楼也会有蚊子?蚊子本身飞翔能力不强,除了“坐电梯”外,不少时候是被风吹上去的。
吹不跑,雨滴总能砸死吧?蚊子体重极轻,似乎惟独几毫克,当被分量远远超过自身分量的雨滴砸中,关于蚊子来讲,我们口中的毛毛雨,可能算是一辆辆汽车从天而降。
蚊子在雨中快速穿梭于雨滴之间保命,一不小心就被雨滴砸落而亡,确实是如此吗?
据《果壳》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若雨滴击中蚊子时,蚊子正栖息于无法挪移的地面上,雨滴的冲击力等同于蚊子体重10000倍的力施加在蚊子身上,足以让蚊子致命。
但事实并非全是这样,蚊子除了接着发挥“鸡贼”特点寻找避雨处躲雨外,它们还有独特的保命“秘诀”——体重极轻和疏水性细毛。飞翔中的蚊子与雨水碰撞时,采取不反抗策略,或顺势而下,或采取“侧身翻滚动作”让雨滴从身侧滑落,与雨滴融为一体,由于蚊子体重微不可见,反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力,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此外,疏水性细毛使得它们可以快速摆脱雨滴分量重新飞起,在落地前逃出生天。
从理论上来讲,强风暴雨或台风能妥妥让蚊子毙命,但实际上,可能惟独一部分蚊子遭殃,被完全“消灭”是不大可能的。
大雨过后蚊子不减反增基本上谁的锅?
强风雨无法对蚊子产生大规模的“消灭”效果,很多地点大雨过后蚊虫反而还会浮现“报复性”增长……据《南方城市报》消息,5月中旬,天气炎热,广东一场雨过后,不少人家里浮现了一群长着翅膀的“不速之客”——飞蚁,网友表示:“被咬到,痒到怀疑人一辈子。”
闷热潮湿的天气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蚊子更猖狂,它们成群结队,无孔不入。成蚊在20-30℃、相对湿度80%左右时最为活跃,有积水的地点容易成为蚊子的孳生地。风雨过后,地面上的积水和潮湿的环境为蚊子生长、生殖提供了绝好的温床,再加上蚊子生殖能力很强,从卵、幼虫、蛹,到成蚊,最快几天就能完成。
哪些人最招蚊?蚊子最爱藏身哪些犄角旮旯?
在与蚊子的battle中,怎么才能躲过蚊子360°无死角攻击?据了解,我国大部地区夏季和初秋蚊子最多,每年6-9月密度最高,7月达到峰值。多数蚊子偏爱在微光环境下咬人,普通来讲,黄昏后一小时、天亮前一小时,是蚊子最活跃的时候。
吸血吸到肚子“爆浆”的蚊子为啥总pick你?首先我们要明白,吸你血的基本上雌蚊子,它们吸进的每一口血,都会变成蚊子孕育后代的能量……
这些雌蚊子容易被热、汗液、体臭和二氧化碳等吸引,所以像是呼吸频率较较快、出汗多、新陈代谢快、爱化妆以及喝酒的人更易招蚊子。另外,由于蚊子具有趋暗性,穿深色衣服人比穿浅色衣服的人更爱招蚊子。
日子中,最让人烦心的莫过于睡觉时蚊子“长歌不休”,但开灯后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寻遍整个房子都无果。它们究竟藏到哪了?普通来讲,床沿的床单、床头夹缝、天花板与墙壁交缝、桌子(床)底、暗色窗帘(或衣物)、暗色家具上、暗色纱窗上、凳子腿的背光处、室内植物等,都可能是蚊子的藏身之处。
每年夏天,人类都会与蚊子上演“人蚊大战”,不仅要了解蚊子的出没规律,更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首先,尽可能断绝蚊子孳生的环境,及时清理室内外积水地点,如花盆、地漏、垃圾桶、卫生死角等,没喝完的饮料不要随处放;其次,使用门窗纱、蚊帐、电蚊拍,或电蚊香、驱蚊贴、花露水驱蚊,夜晚外出时,尽量选择轻薄质地的长袖长裤,避免大面积皮肤暴露;另外,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穿浅色衣服,尽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被叮咬后切忌乱抓。(策划/杨兴设计/陈玉洁审核/张慧刘文静胡啸刘红欣)
来源: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