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内黄打造康复设备产业创新高地
8月25日,走进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康复设备产业园二期建设现场,厂房林立,道路纵横,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康复科学城二期项目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目前正在加紧施工,车间和综合楼已于6月份投入使用,智能工厂、产业研究院、产品展览中心、会议中心等项目主体大部分完工,争取在2023年年底投入使用。”康复设备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经理葛占钦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发挥康复产业链链主的作用,将游离在全国的康复中小微企业“串珠成链”落户内黄,增强全康复产业链稳固性和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领跑跨越式转型。
强基赋能,补齐产业链条
2022年,行业内首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落户内黄。内黄县康复设备产业园被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认定为首批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园区。
为充分发挥链主作用,内黄县规划建设内黄县康复科学城,规划总占地100公顷、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康复科学城一期康复产业园项目已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生产车间也于今年6月投产。
吸引园区入驻康复设备领域的生产型、经营型、配套加工型、服务型企业共计45家,将入驻的中小微康复设备企业聚链成群,为内黄县康复设备产业集群培育锻造钢筋铁骨。
内黄县翔宇医疗康复设备企业作为内黄县康复产业的“底坐”支撑,一头连着全产业链的生产制造能力、一头连着当地群众就业,拉动效应十分显著,是内黄县康复设备产业的核心生产力、关键驱动力。
内黄县以翔宇医疗为核心,把康复医疗产业作为重要新兴战略产业来打造,制定多项支持政策,着重在科技创新、龙头带动、产业集聚、产学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大做强康复设备产业。经过多年发展,该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带动当地2000余人就业,形成了以上市公司河南翔宇医疗公司为产业龙头的康复医疗产业园区,涉及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产业基地,涵盖医药、医养和仓储物流等产业链条各领域。
科技创新,建强产业链条
科技创新才能推动产业升级。7月21日,翔宇医疗冲击波专利技术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康复治疗动态手臂支架、上肢关节多方位训练装置等6项发明专利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作为康复设备研发引领型企业,翔宇医疗的产品已完全覆盖康复领域5大门类、20多个系列、近600个品种,研发人员在集团人数占比超过20%,目前获得专利1400余项。”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研发中心副总监李治锋介绍,20多年间,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工作坊、小加工厂,逐渐蜕变成拥有1400多项自主研发专利的上市公司。走出了一条科技强企、研发兴企、人才助企的发展之路,一颗颗科技研发的种子,不仅成功助推企业在上海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也把企业领入了康复设备健康发展的蓝海。
翔宇医疗研发投入连续多年持续增长,2022年研发投入高达营业收入的18.9%,研发人员近50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6%。目前已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备案证明250余项,参与起草国家或行业标准29项,认定省级科技成果78项,参与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技研发专项10余项。科技引领成为康设备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动力。
为支持康复产业创新发展,安阳市设立了康复产业创新专项资金,每年从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中安排不少于500万元康复产业创新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研究院开展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
草药种植,延伸产业链条
走进内黄县马上乡翔宇医疗中医艾草种植示范基地,收割机和当地农户正忙着收割艾草,田间一片繁忙景象。
“翔宇医疗在内黄县建设了占地约1700亩,投资5000余万元。每亩每季可收割艾草600多斤,每年可收割三季,年产量高达到100多万斤。经过自然晾晒,直接运到翔宇医疗的艾制品加工厂。”艾草种植基地负责人乔敬伟告诉记者。
中医艾草制品产业园是康复科学城三期规划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5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4栋产品加工车间,6栋艾草仓库。
产业园将以中医艾草为主线,创新“中医治疗设备+传统中医文化”发展模式,拓展康复设备产业园区延伸功能,打造成具有浓郁中医药文化的艾草制品基地;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完善艾草品类,通过以研带产,以产带销,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让一株株不起眼的“小艾草”变成村民致富的“黄金叶”,在延伸园区产业链条发展的同时,逐步培育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