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瑜:自己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去聆听它

时间:2023-09-03 16:08:31 推荐 380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张奔斗

听了王欣瑜一场12分钟的英文发布会,假如用一个词来描述我的感觉,我会讲:很动人。

打动我的地点在于——啊,她真是从一个始终对你保持微笑但也始终保持着距离、始终侃侃而谈讲那些正确的话却让你看不清她真我个性的女小孩,变成了一个不惮于讲出自己真实感觉的姑娘,而且言谈举止都散发着考虑和知性的成熟魅力。

法网赛时我曾向她讲出我的这番感觉,“你往常回答咨询题时总爱讲那些确保正确的话……”她看出了我想方法找寻尽量委婉的方式但又想准确表达的模样,笑着接话道:“你算是讲我讲话非常官方呗!”

你看,她这句话本身就很不官方,透露着淘气开朗的小个性。这可不是往常的王欣瑜。

球迷朋友们都夸,王欣瑜今年真是涨球了。她之前只会猛冲猛打,场上这个飞来飞去的小黄球,大概算是她在那个星球上最大的仇敌。你再看看她现在,小球、截击、旋转、各种变化什么都能来一点,打法也由此有了更多的组合套餐。“我现在有了更多的打法选择,之前我可没啥选择。”——瞧瞧,她甚至都学会了自嘲曾经的自己。

这来自于本就长于旋转和变化的郑赛赛幕后指点,她也一定从和谢淑薇的双打搭档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来自王欣瑜自己的成长,“我从经验中学到了不少,在场上做更明智的决定——什么时候该首先做好相持,什么时候该扣动扳机。”

但技术能力和战术意识的提升,不过外在的显化;一个人的变化,确信首先来自心里。相比于技战术能力提升更让我感叹的,是王欣瑜的考虑力。

不管是我们多年的学校教育依然父母抚养我们的方式,中国的小孩更适应于长期站在聆听者和服从者的角色,想必我们或多或少都对此有一些感同身受。几年巡回赛的积累,让王欣瑜学会了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和教练团队沟通。“我明白什么时候该站出来讲出自己的感觉,此时更像是一种双向的对话,而不是我一味点头讲yes。”

这来自于她特别痛的领悟。王欣瑜举例讲:“我意识到教练讲的东西不总是对的,依然要聆听自己的感觉。去年很漫长也很挑战,教练跟我讲,穿线要增加10磅的磅数,或是我球拍的平衡点要调整。年轻球员没有经验,而教练又很有名,我下意识去听从;结果球拍像石头一样硬,让我的躯体出了咨询题。”

虽然自己也才不到22岁,但王欣瑜差不多很有心得想告诉更年轻的球员了,“过去我总觉得什么基本上自己做得不够好。我希望年轻球员知道,你自己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固然,这一切你依然必须自己去体验,去感知。”

去体验,去感知;去改变,去成长。王欣瑜正是走过了如此一条路。那个外表甜美的姑娘,有着隐忍内敛的个性。“现在假如我心中有迷惑,我会去咨询;往常我总觉得一切基本上我的错,现在我意识到也可能是别人的咨询题。”

“过去总觉得是自己的错”——在这场12分钟的采访中,这层意思被表达了两次。王欣瑜正逐渐挣脱自我苛责的藩篱,她也的确讲,“我比过去放松了不少。这种放松更能让我保持专注。”这不算是体育心理训练里常讲的relaxedconcentration?

改变,由内而外。一个人心里懂得了考虑,获得了成长,那么其他的一切,也就自然能水到渠成。

来源:体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