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进展调研行丨一天尝2000颗稻粒是什么体验

时间:2023-09-06 16:39:59 推荐 517

科技日报记者刘莉孙明源

松嫩平原上黄澄澄的稻穗快熟了。穿着高过膝盖的橙色雨靴,张帆和助手站在一片试验田里抿着嘴尝一颗刚摘下的稻粒。手上攥着一支笔和一摞小小的透明袋子,随时准备把挑选出的稻粒装到里面去并记录“身份”。9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进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绥化庆安县,看到那个全国制种大县为打造“农业芯片”付出的努力。

庆安位于黑龙江中部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余脉交汇地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生态气候条件良好,为水稻制种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为发挥优势,当好国家粮食“压舱石”,近年来,庆安县加快农作物制种基地建设和保护。去年庆安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

张帆是庆安育种企业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从袁隆平院士团队请来的育种专家。他从2010年就开始和源升河合作育种。他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的工作是每天在地里摘取大约2000株稻穗的果实,经过品尝口感口味进行一轮挑选,选出最好的进行下一步研究工作。尽管现在有了多种新技术的参与,但育种过程中依然有这种基础性工作需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做。

据了解,庆安县从事水稻品种研发与推广的企业、研究所、合作社共有十余家。地点政府鼓舞他们与全国的科研院所、农业大学等进行合作,用技术创新支撑种业进展壮大。北方绿洲稻作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教授赵志超联合建立水稻生物育种中心。源升河寒地水稻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技术中心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上进行合作。

目前庆安已有通过审定的自主培育水稻品种65个,其中2023年新审定优质水稻品种20个。

(科技日报记者刘莉孙明源摄)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