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问董事长唐玉立:加快推出ESG信息披露中国方案

时间:2023-09-10 14:25:32 推荐 563

ESG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与可持续进展重要抓手之一,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第二份财报”,ESG专项报告编制正加快推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怎么答好ESG这道“必答题”?

国新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玉立日前在同意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具备良好工作基础,有能力成为中国ESG建设引领者,实现2023年度ESG专项报告“全覆盖”。下一步,希望经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简称“编制研究”)推动与国际ESG信息披露标准的对标与整合应用,推出ESG信息披露中国方案。

努力实现全覆盖

ESG是环境、社会和公司管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缩写,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今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呈加速之势。

截至6月,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达七成,高于地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从近期动态看,央企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提升ESG相关信息披露率,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社会责任报告等相关专项报告升级为特意的ESG报告。”唐玉立表示,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强制性ESG信息披露要求和规范性框架,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披露标准和治理文件的缺失将妨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进展。于是,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质量,助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相关工作走在国内前列,亟须建设统一规范的ESG信息披露标准。

早在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央企探究建立健全ESG体系,力争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为落实工作方案中的相关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7月25日发布《对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以ESG为抓手推动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进展。

“随着‘编制研究’的出台,ESG信息披露格式和指标进一步规范化,并且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专项报告提供了具有较强参考性的模板,将有力推动国内ESG自上而下的进展趋势。”唐玉立表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具备良好工作基础,有能力成为中国ESG建设引领者,实现2023年度ESG专项报告“全覆盖”。

“《通知》虽未强制要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但将进一步促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ESG生态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把握估值重塑机遇,落实高质量进展要求。”唐玉立讲。

“编制研究”注重实操性

作为一个通用性的参考文件,“编制研究”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提供了参考标准。

“编制研究”包括《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相关事情报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简称《指标体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模板》(简称《报告模板》)三个部分。

“《指标体系》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基础指标参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特点和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方向,设定披露等级,增强了操作性,具备较好兼容性。《报告模板》提供了ESG专项报告基础格式参考,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开展具体信息披露工作提供了便利工具,也有利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更好地收集、了解企业披露的ESG信息。”唐玉立表示。

“编制研究”展示的披露内容较为全面。除企业基本信息之外,企业ESG治理、识别评估ESG风险与机遇、利益相关方沟通、实质性议题评估及ESG绩效表现也是需要企业重点关注的。不同行业企业在ESG管理、实质性议题与信息披露方面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和侧重点,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事情进行ESG信息披露。并且,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需要整合既有ESG相关信息,逐渐建立起系统化的ESG治理机制,以披露要求推动强化ESG治理。

此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操作过程中注重重要性和实操性。“思考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规模较大,覆盖子公司较多,ESG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较高,《指标体系》区分了指标披露等级,即将指标分为‘基础披露’和‘建议披露’,建议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依照实际事情披露反映本行业特色的指标或其他适合披露的ESG信息。”唐玉立讲。

加快推出中国方案

ESG作为企业面临的一道必答题,体系建设正进一步提速。

“希望经过‘编制研究’,一方面,促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响应监管政策,开展ESG信息披露工作,助力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价值制造和价值实现,推动中国责任投资的进展;另一方面,推动与国际ESG信息披露标准的对标与整合应用,推出ESG信息披露中国方案。”唐玉立讲。

他表示,下一步,国新问将按照国资委部署要求,支持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成果的落地应用,服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加强ESG治理,实现高质量进展,并深入探讨ESG信息披露评价机制,在产权局指导下接着开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的评价工作,着力推动央企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建立完善的ESG工作机制。

在他看来,践行ESG理念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责任,而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统一的披露标准、系统的理论研究、专业的问中介机构、政策的大力支持、行业标杆企业的ESG优秀实践等,建立起完善的ESG生态体系。

他建议,监管机构应协同推动统一ESG信息披露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完善顶层制度框架搭建,确定ESG监管的牵头部门,明确国资委、证监会和生态环境部等主管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夯实制度基础,推动多部门联合印发ESG政策方案或指导性文件,从宏观层面出台统一的披露要求;另一方面,明肯定息披露属性,持续规范披露要求,逐步扩大ESG信息强制披露范围,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出台时刻表和路线图。

从中介机构角度看,他认为,应经过培育具有专业性的问和评级机构,推动ESG评级体系不断完善,提高ESG评价能力和适用范围。借鉴国际主流机构经验,培育本土ESG问和评级机构,规范问机构数据采集标准及过程,优化评价办法、评级指标和指标权重,以强化国内外投资机构对我国ESG评级的采信,提升我国ESG评价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导向作用。

此外,他认为,企业自身需要强化信息披露质量,提升ESG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增强量化数据披露等。随着ESG信息披露逐步完善,各企业的ESG评级浮现明显分化,企业之间可互相借鉴经验、分析差异,标杆企业发挥模范作用,从而推动行业提升ESG实践程度和信息披露的积极性。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