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齐聚南宁探讨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技术

时间:2023-09-12 15:36:03 推荐 531

陈思迪 陈芊艺 科技日报记者刘昊

9月9日至10日,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技术论坛暨飞龙大桥现场观摩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等近350人参加有关活动,共同为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建言献策。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成平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进展绿色智能建造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交通工程建设行业突破进展瓶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进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桥梁智能建造的进展还需要构建架构完善的技术体系。其中,组合结构桥梁作为兼具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优点的复合结构桥梁,在桥梁建设标准化、工业化、绿色化进展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将来需要大伙儿共同努力,围绕桥梁设计、施工、装备、高性能材料、管养等方面,全面推进技术研发与实践,为提高我国桥梁建设水平作出贡献。

论坛以“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为主题,会期2天,设置了主旨报告、平行分论坛及现场技术考察等内容。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作了题为《智能建造研究发展》的主旨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邵长宇作了题为《新阶段组合梁桥的进展前景》专题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宜言作了题为《无预应力波形钢板组合箱梁桥设计案例分享》专题报告,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云作《飞龙大桥概念设计及实现路径》专题报告,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坤球作《飞龙大桥绿色智能建造探究与实践》专题报告。论坛还围绕“波形钢腹板桥梁创新与应用”和“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造”设置2个分论坛及开展18场专题报告会,总结组合结构桥梁建造经验,推广现有技术成果,交流探讨该类桥梁建造优势及进展空间。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前往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广西北投公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飞龙大桥建设一线,观摩考察建设发展、四新技术应用事情等,探讨推动组合结构桥梁绿色智能建设技术进展。

据悉,飞龙大桥全桥总长940米,主桥单孔最大跨径185米,全桥耐候钢用量达1700吨。依托飞龙大桥,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从设计到施工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科技攻关,在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诸多新突破。针对水上大跨径波形钢腹板梁桥的上构施工探究形成的主梁节段“异部法挂篮+双限位限重智能吊机+智能浮运船”施工办法的创新案例为同类型桥梁首次智能建造探究实践,显著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可靠性、安全性、便捷性和绿色性,比传统刚构桥主梁施工效率提高将近一倍,为后续水上多跨大跨径波形钢腹板梁桥的建造提供有力借鉴。截至目前,飞龙大桥已应用的各项绿色智能建造技术累计为项目建设节省施工成本超800万元,减少碳排放量855吨以上。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