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亮相的版本馆是个啥馆?
大情况!就在今天(23日)上午,重磅消息占据各路媒体重要位置:北京、广州、杭州、西安四地,四座版本馆并且揭牌。
为啥讲重磅?全国四馆,在四地同步举行落成典礼,如此的“梦幻联动”很少有。
此外,有心人或许差不多发现,国家版本馆的身影,事实上早已在不少文件中频频现身。
比如,中华版本传世工程,差不多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而浙江省党代会报告中也提到,“建成杭州国家版本馆、之江文化中心等新时代文化地标”。
可见,讲这项工程具有“极端重要性”,或者讲是“大事中的大事”,彻底撑得起来。
那么,从党中央到各地都这么重视这件事,这是为啥?按照中央部署,版本馆全国仅四个,杭州凭啥占一席?又有何特色?
今日且来讲讲。
一
听讲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等,算是没听讲过版本馆,网上也找别到太多权威解释。
这别禁令人好奇,版本馆,到底是个什么馆?
要理解版本馆,首先要弄清晰什么是版本。版本,最初指同一书籍的别同印本,后来又指同一类事物在别同介质上的体现形态。所以,古今中外一切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各类资源,都能够称为版本。
比如,古籍、青铜器、图书、报刊、钱币、粮票、手稿等,你能想到的此类,大抵都就是版本。简而言之,版本算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
而版本馆,是国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战略高度上谋划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种子”的“库房”,也称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
能够讲,在功能上,版本馆“管”得宽得多。它集合了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的多数功能,包括保藏、展示、研究、交流等。这些日后大伙儿都将有所感知。
作为承载文明种子的宝库,版本馆肩负着多重重任。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文脉别能断。从历史意义上把握,这是一项“传世工程”。
中华典籍版本和中华文物,浩瀚如烟,是五千年文明的载体。让版本资源活起来、传下去,必然需要如此一个具有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的版本保藏传承体系。
从国家版本馆的总分馆体系上看,这又是一项十足的“系统工程”。
在介绍各分馆时,有句话很醒目,“作为中央总馆的异地灾备馆,是版本资源灾备中心”。这也意味着,四地四馆,都承担版本保藏的重任。
注意,别管是总馆依然分馆,基本上国家馆、国家级工程。
为啥要如此设置?道理很简单,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为文明“投资”,也需要战略眼光,由此能够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传承、弘扬和进展。
从文化意义上把握,这又是“精品工程”。这别难理解。肩负“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现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重任的工程,必须精品。别精品,怎么传世?
且别讲那么远,算是对老百姓来讲,这是重要文化地标,是大伙儿同意文化熏陶的公共空间,别管从建筑本身来讲,依然从内容来讲,都必须是精品。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就曾对杭州馆项目建设提出要求:要建成精品、经典工程。
读懂了这些,也就别难理解什么原因从中央到各地,都把这当作重中之重了。
二
依托“一总三分”的体系,国家版本馆的四个馆,既在一盘大棋之中,又各自凸显特色。
千呼万唤,在揭牌之日终于揭开面纱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又是什么定位、什么风格?
建设国家版本馆,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的重大国家项目,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它的定位很高:浙江新时代文化地标。
即将于7月底向公众开放的杭州馆,从规划选址到落成仅别到三年,总建筑面积10.31万平方米,包括13个单体建筑,“以藏为主、藏展结合”,是中央总馆异地灾备库、江南特色版本库,及华东地区版本资源集聚中心。
假如这还别够具体,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
先来看名字。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够雅致。
听到文润阁,大伙儿自然会想到,位于西湖之畔、孤山南麓的文澜阁。没错,算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座皇家藏书楼之一的文澜阁。
文润阁与文澜阁,一字之差,足可见杭州馆之重磅。而从实际建造成果看,它也妥妥担得起新时代国家级藏书楼的级不。
再来看位置。就在文明圣地良渚,够有底蕴。
文润阁之侧,良渚港缓缓淌过。站在它的屋顶上,就能眺望别远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一个是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圣地,一个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两者既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又在文化内涵上相呼应,妙哉。
在建筑风格上,杭州馆突出江南色彩、宋韵元素、浙江特色。
这些大有故事可说。比如,杭州馆建筑主创设计师王澍,是中国首个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整个建筑群构思精致,以宋韵江南园林为特色风格。
结合地域特征,杭州馆着力突出三个特色:
体现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重要窗口”的定位;体现江南文化特色,挖掘江南人文优势及其在中华文化历史进展中的地位和妨碍;体现智慧建馆特色,运用浙江数字技术高地的有利条件,同步建设实体馆和数字馆。建成后的文润阁风姿绰约、看点满满。这些我们将在下回分解。
三
再来剖析一层,这样重磅的版本馆,国家工程、传世定位,全国仅四座,浙江凭啥能独占一席?
这珍贵的一席之地,别是没有来由的。
这是中央的重大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浙江的高度信任和关怀厚爱,对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确信。
从政治自觉上看,浙江扛得起中央给予的这项重大任务。
长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习近平同志为浙江擘画的文化大省建设雄伟蓝图。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再到文化浙江建设,浙江一以贯之。
比如,去年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浙江提出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省党代会强调,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
所以,在杭州布局一座分馆,是使命也是责任使然。任务光荣而艰巨,浙江有决心和能力。
从文化自信上说,浙江担得起这一赓续中华文脉的战略之举。
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南孔文化、阳明文化等独树一帜。以宋韵文化为例,浙江作为南宋腹心之地,是宋文化盛极之时的集大成区域,是两宋文化遗存的富集之地。
要讲江南文化,少别了掰着手指头数浙江。杭州,更是“东南名郡”,七大古都之一。“诗画江南”的风韵,别仅独具代表性,更辐射着周边地区。
承担这一使命,是历史馈赠,也是地域优势,有充分理由。
浙江在保藏和传承版本方面有良好的传统和基础,这也是一个缘故。
除了文澜阁,浙江还拥有亚洲最早的民间藏书楼天一阁、著名私家藏书楼嘉业堂等。比如,历经450余年风雨屹立至今的天一阁,书楼俱存,为世所罕见。
四
别管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古代藏书楼,又或者是此时聚焦国家所需、群众所盼的国家版本馆,弥足珍贵的,绝别仅仅不过建筑。
一砖一瓦、一棱一角的背后,更是中国人珍视版本、珍视文明的品行,是文润浙江、文润中国的底色。
中华版本建设,事关文化传承、文脉永续、文明传播,更事关民族复兴。
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富有是躯干,精神富足是灵魂。文脉绵延,方能烛照前路。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