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流域管理实践亮相世界水资源大会
肖芬范世成科技日报记者付丽丽
9月12日,在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河湖健康-受损河湖生态修复”学术论文展示交流活动上,永定河流域管理创新实践亮相,成为全场焦点。
来自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的冯婕、李双双,分别以“受损河流生态环境复苏实施路径探究——以永定河为例”“创建流域管理永定河模式,多维度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为题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展,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老水咨询题交织,河湖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以永定河流域为例,1980年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和都市用水增加,流域下游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河道彻底干涸,河床裸露,河流生态严重受损。
冯婕表示,为复苏河流生态环境,永定河启动综合管理与生态修复,以流域为单元跨行政区划进行一体化系统管理,探究出一条受损河流生态环境复苏的实践路径。
永定河管理修复注重经过流域整体规划和分段设计来引导河道管理方案,并探究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的咨询题。总体上,将河流按照地貌特征分成四段,并在此基础上依照河道所处的区位及两岸空间功能、河道资源特色等划分为103个区段,明确不同区段的管理导则。并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模拟自然力驱动修复方式,经过有利于维护永定河健康生命的大流量脉冲泄水试验,再造自然河流形态,推动河道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
“我们还采取农业节水与种植结构调整、水量配置与用水保障、河道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及地下水压采、能力建设等措施,管理河道804公里,堤防建设367公里,巡河道路465公里,为河流复苏做好保障。”冯婕讲。
在交流中,李双双从1956年至2020年三家店、册田水库、响水堡水库等三个重要断面实测径流量,多年历史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实测数据等基础资料出发,采用累积距平曲线、数据对照等多种办法,多维度、多指标分析了永定河流域管理成效。
李双双表示,纵向上,常态化生态补水打破永定河多年断流局面。2022年,三家店断面年径流量为3.69亿立方米,河道年径流量已恢复至20世纪80年代平均水平;横向上,河道曲折度已恢复至20世纪70年代平均水平,河道断面形态重塑,保障了汛期防洪安全;垂向上,经过建设河流生态廊道恢复河道下垫面、回补地下水,河流生境得以恢复,垂向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
“经过对照分析管理前后的多维度成效,证实了流域管理‘永定河’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可为其他中小流域流域生态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李双双表示。
永定河流经京津冀晋蒙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北京的母亲河,也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8年,由顶层设计推动的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流域管理投资公司成立,立足流域整体,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和统一治理,着力提升永定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性和多样性,流域管理“永定河”模式初步确立,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