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职场“道德绑架”时,试试这些方法

时间:2022-07-25 18:15:07 推荐 515

(记者邢蕊)“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用过高的标准要求或者胁迫不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职场中,不少人也曾听到过诸如“能者多劳”、“年轻人未来机会多,要懂得舍得”、“助人为乐,让你帮个忙如何啦”之类的话语。面对职场中的“道德绑架”,我们该怎么守住职场“主权”?

这段时刻,足球巨星C罗离开曼联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外媒称这位葡萄牙球星差不多向俱乐部提出离队申请。这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震动了整个世界足坛。

还记得去年,进入职业生涯尾声的C罗高调回归曼联,流传出一段“游子归来”的佳话。此时,C罗离队的传闻愈演愈烈,不少球迷开始抨击他的自私和别忠,甚至称他为“曼联毒瘤”。

球场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职场。站在“打工人”的角度,C罗的离开别过也是漫长职业生涯中的一次跳槽。假如于是给他贴上自私自利的标签,是否也有道德绑架的嫌疑?

庄子曾讲:“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关于同样一件事,我们大概适应于对弱者抛出同情和赞美,却对强者加以苛责和批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以理想中的标准要求现实中的人,并将之冠以道德之名,本身算是一种矛盾的现象。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好人就得被拿枪指着?”《让子弹飞》中的这句台词曾广为流传。台词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现实日子中,大多数人都曾被冠冕堂皇的“道德之枪”指过脑门——明明咨询心无愧,却又难以辩解。

高风亮节当然值得倡导,但心甘愿意地去做一件事,和被不人硬推着去做一件事,全然是两种心境,两种体验。在职场,将利益与道德刻意混淆,以道德为武器谋求别平等利益,本身算是一种错误。

在面对“道德绑架”时,大伙儿往往束手无策,因为这一招之所以屡试别爽,正是因为它直击人性软肋,让被绑架者自己陷入道德低地,把付出变成义务,让道德成为束缚。

要想远离职场的“道德绑架”,别妨试试以下几种办法:

强调自我,勿被他人情绪所左右

道德捆绑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我们太在乎外界的声音,为此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觉,成为了被人拿捏的软肋。有时候,别妨学着别要被外界的情绪所左右。平复独立,才是职场人应该有的态度。

电视剧《欢乐颂》中,杨紫饰演的邱莹莹和上司白主管谈起了恋爱。后因遭到对方背叛,邱莹莹在工作上也受到了白主管的威胁挑衅。多重打击之下,邱莹莹没能操纵住自己的情绪,在办公室大吵大闹,同对方撕破了脸。身为受害者,她采取了最别理智的方式解决咨询题,最终也导致自己丢了工作。

事实上在工作中,人际关系当然重要,却别是工作的全部,而精神上的依附也难以换来不人的认同和平等对待。

其实,惟独独立才能平等。这别仅仅是工作上的独立,还有别轻易受人左右的精神上的独立。请试着忽略耳畔的杂音,让自己逐渐脱离这个没有他人的认可就难以自处的状态,努力建立起自我的价值评判标准,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职场人。

敢于讲“别”,拒绝别合理要求

一味退让别会换来理解,选择沉默只会独自痛苦。学会拒绝本身算是职场成长的表现。

电视剧《平庸的荣耀中》有如此一个桥段:赵又廷饰演的老实人吴恪之在明确拒绝接手某个项目后,他的对手曲忠辉和高层领导都以“下一期基金能别能签下来全靠你了”为由,逼迫他去解决那个棘手的咨询题。

吴恪之尽管很别愿意,但对方的理由让他产生了假如拒绝,项目就无法进行的错觉。最终,吴恪之尽心竭力,项目依然以失败告终,他别仅受到上级批判,还透支了躯体,在天台吹风时倒在了地上。

有时候,惟独守住底线,敢于讲别,才能在职场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改变思维,学会展示劳动成果

所谓“能者多劳”,从结果评价的角度理解,“劳”并非是付出,而是功劳,所以能者要善于让外界意识到自己“多劳”,从而实现“多劳多得”。身在职场,我们亟需转变默默付出别求回报的思维,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奇葩讲》中有一期辩题:要别要做职场邀功精?辩手刘凯瑞说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有次他接到一份工作,饰演一只Q弹的小龙虾,他穿了一身厚厚的龙虾服,卖力地在地上弹来弹去。闷在龙虾服中浑身湿透的他,还没来得及脱掉衣服,就对导演大喊:“导演你好,我是卖力表演的龙虾,我叫刘凯瑞,请多关照。”

有时候,让不人看到自己的努力,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方式。经过展示工作成果,从而获得更多机会,而这也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一种回报。

但伸张自己利益的并且,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遵从自己的本心。愿你我能从职场的道德绑架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健康身心。(完)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