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拟修订上市公司分红规则 持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时间:2023-09-20 17:10:38 推荐 613

记者获悉,证监会近期拟对《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下简称《分红指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以下简称《章程指引》)等一系列规则进行修改,交易所将同步修订规范运作指引。

前期证监会已出台分红与减持“挂钩”的政策,此次进一步完善优化现金分红监管制度,便捷优化中期分红程序,对分红好的公司加大激励力度,将有助于发挥投资端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催促不分红或分红少的公司分红

8月27日,证监会出台并落地分红与减持“挂钩”政策,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操纵人不得经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据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拟进一步对不分红或分红少的公司加强制度约束,催促其分红,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让分红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励,并且也加强对超出能力分红企业的约束等。

首先,对不分红或分红少的公司加强制度约束,催促分红。一是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关于主板上市公司分红未达到一定比例的,要求披露解释缘故。二是对财务性投资较多的公司强化披露要求,催促公司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更好专注主业和回报投资者。三是强化咨询询和监管约谈。加强监管咨询询,帮助投资者对分红信息更好作出推断,经过约谈等方式催促加大分红力度。

其次,推动进一步优化分红方式和节奏。一是简化中期分红程序。便利公司进一步提升分红频次,让投资者更好规划资金安排。二是指导公司制定稳定增长的分红政策。推动公司修订章程条款,提升分红政策可操作性,引导公司探究稳定增长的股利分配政策,以更稳定的分红回报投资者。

再次,让分红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励。一是给分红好的公司更多“荣誉”。研究在交易所信息披露评价中,向高分红公司进一步倾斜;上市公司协会研究优化上市公司分红榜单编制方式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司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二是推动开辟更多有妨碍的红利指数产品。鼓舞基金公司发行红利基金产品,引导市场资金提升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偏好。

最后,加强对超出能力分红企业的约束。超出能力分红在A股尽管不是突出咨询题,但证监会仍将高度关注,多措并举加强防范。一是努力确保公司业绩真实,分红基础扎实,切实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并融资分红的行为。二是关于资产负债率偏高且经营现金流不足,但持续高比例分红的上市公司,要求详细披露分红方案合理性及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妨碍。

现金分红应以公司自治为基础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事情受到市场关注,也是投资者尤其是长期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现金分红应以公司自治为基础。上市公司分红需要综合思考盈利、现金流、债务、成长时期、进展目标等多种因素,不同类型的股东对现金分红的态度和诉求不彻底一致,需平衡公司与股东、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公司事情千差万别,很难制定普适的分红标准,尤其是难以规定比例、金额等量化指标。在治理层、各类股东、债权人等主体的相互博弈下,不同成长时期、不同行业、不同管理结构、不同所有制属性的企业会自发形成适合自身需要的分红安排。例如,A股的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分红水平低于成熟期企业;民企由于融资能力相对偏弱,储蓄和防守意愿较强,分红水平也略低于国企。

于是,境外要紧资本市场普遍将分红纳入公司自治范畴,我国也要紧经过引导公司在章程中制定相关条款,促进独立董事、中小股东在分红决策中发挥作用来推动分红。当前,我国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占比较高,分红政策要充分思考经济进展时期和企业成长需要,不能“竭泽而渔”。

监管需推动构建有效市场

少部分上市公司高比例分红引起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公司能否分红、分红多少要紧受三方面因素妨碍。一是公司当年及过去开展经营积累的未分配利润;二是当下所拥有的现金;三是留存的收益能否满足公司将来进展需求。公司是否分红、分红多少,不一定与当年盈利挂钩。

谈及公司高比例分红,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公司个别年度分红比例尽管偏高,但仍有其合理性,对此要全面客观看待:一是有的公司盈利和现金流稳定,且投资需求不大,于是保持较高的股利支付率。二是有的公司在利润下滑或亏损事情下还是会保持分红金额不变,经过持续分红稳定投资者预期,会导致股利支付率在个别年份偏高。三是有的公司为减少冗余资金,会基于累积未分配利润实施非常分红。

专家认为,固然也可能存在大股东不顾企业将来进展需要而任意分红、掏空公司的行为,对此要加强监管,但这是极少数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分红是否合理,首先要看利润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造假;其次要看现金从哪儿来,是否属于借钱分红;最后还要结合大股东分红动机来看,不能将高比例分红等同于超出能力分红。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须发挥积极作用。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尚不成熟,需监管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有为监管推动构建有效市场。

一是部分公司管理咨询题较为突出,无法就分红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需要监管加强引导;二是分红具有惯性和“同群效应”,需要在早期树立标杆、形成示范;三是我国投资文化尚不成熟,需要经过更有吸引力的分红回报培育更加健康成熟的投资文化,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进展。近年来,证监会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对减少“铁公鸡”、促进分红适应养成、提高分红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应接着坚持并不断优化。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