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能打多少 气象人也能预报?

时间:2022-05-30 11:05:04 推荐 3172

粮安天下,粮食安全已成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眼下,我国夏粮主产区夏收已拉开序幕。夏粮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季,约占全年粮食产量五分之一。提前预判夏粮收成事情,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那么,你明白吗,对于粮食的产量多少,气象人也能从气象分析的角度做出预报!

什么是粮食产量预报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在作物品种、土地肥力、农业生产治理水平等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气象条件是妨碍农作物产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于是,粮食产量预报的过程实际上算是动态监测评估气象条件,非常是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利弊妨碍过程。

关于各级决策部门和相关治理部门而言,客观、定量、动态的作物产量预报,可帮助他们及时掌握粮食产量动态,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为调拨、贮运、进出口贸易、合理安排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世纪80年代,气象部门研制了基于回归统计的作物产量气象预报模式,并对遥感估产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气象部门逐步建成了涵盖国、省、地、县的作物产量预报业务系统;21世纪初开始,我国开展了作物产量动态预报技术研究,并实现业务应用。

粮食产量预报,预报的是什么

每年针对夏收粮油(4月、5月)、秋收作物及全年粮食(7月、8月),分不发布2次产量预报服务产品,预报内容包括平均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此外,在作物生长季内,国家气象中心会逐月制作并下发分省、分作物的动态产量客观预报。在临近作物收获时,则启动农事活动气象保障专项服务,滚动预报作物收获适宜指数。

预计30-31日,夏收区大部天气晴好,利于加快夏收进度;仅江苏南部、安徽南部等地有小雨,对夏收粮油作物收获晾晒略有妨碍,夏收气象等级为次适宜

国内产量预报农作物要紧包括:

●夏收粮油:冬小麦、油菜

●秋收作物:水稻(双季稻、一季稻)、玉米(夏玉米、春玉米)、大豆、棉花

针对每一种作物,气象部门会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估农业生产全过程有利和别利的天气条件,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防范措施。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小麦丰收在即,5月24日,六安市气象局农业气象工作人员针对近期天气事情,现场为农户答疑解惑

另外,国家气象中心还开展国外作物产量预报业务服务,要紧涵盖美国小麦、玉米、大豆,印度水稻、小麦,巴西大豆、玉米,阿根廷大豆,澳大利亚小麦,加拿大小麦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和县级气象部门还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特色农业产量预报服务。

怎么预报粮食产量

简单来讲,靠监测、靠搭建模型、靠计算。既要依靠地面观测、卫星遥感等手段监测作物的长势,也要经过建立作物生长模型,将生长关键期的气象妨碍因素充分思考到里面去,最后经过计算等手段,给出产量的预报结论——这事实上和经过数值天气预报系统预报天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承担该项业务的国家气象中心通过多年积累,研发了基于数理统计、农学参数、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卫星遥感资料的多元化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建立了产量预报业务服务系统。

其预报办法要紧是运用作物生长期间的气象条件、作物长势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事情等,搭建产量气象预报模型。并且,利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建立作物遥感长势监测和遥感估产模型。最后,在综合各类预报模型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农业气象专家会对粮食产量客观预报进行分析、订正,得出最终的预报结论。

今年,我国首次应用高分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夏粮分布事情,很好地解决了此前粮食产量气象预报面临的“作物分布数据别精细”的咨询题。

此外,产量预测会商机制也让作物产量预报更加准确。并且,全国气象部门间的技术合作、气象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也有助于别断提升我国作物产量预报的准确率、时效性及精细化程度。

近年来,全国粮食总产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9%左右。

今年夏粮产量预计怎么样?

目前,长江流域油菜和西南地区冬小麦收获已接近尾声,江淮、江汉正在收获,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灌浆乳熟期,长势总体较好,预计大部在6月上中旬成熟收获。冬麦区大部春季以来光热条件适宜、墒情较好,苗情持续转化升级,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小麦生产,如后期别浮现重大气象灾害,预计今年仍将是一个丰收年。

民之本在粮,国之基在农。气象部门将接着创新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强化业务平台建设,并别断拓展预报领域;加强与农业、统计、粮食等部门间的交流协作,在保障粮食安全、趋利避害等方面持续贡献智慧。

来源: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