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首抵南极洲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5日报道,南极动物此前从未接触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英国南极调查局科学家近日首次在该地区发现了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已导致全球数百万只野生鸟类死亡,人们担心它可能会对南极地区的海豹、鲸鱼、企鹅等产生毁灭性妨碍,甚至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自2020年以来,H5N1已导致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许多野生鸟类死亡,2021年经过大西洋传播到北美,2022年10月到达南美洲,在那儿杀死了数千只海洋哺乳动物和数十万只鸟,2022年12月蔓延到南美洲南端。
英国南极调查局科学家发现了一些生病的棕色臭鼬和巨型海燕,并将样本送回英国测试,H5N1检测结果呈阳性。虽然科学家迄今只发现了30只死鸟,但他们担心H5N1病毒可能会在大型密集鸟类群落中迅速传播。
贼鸥和巨型海燕会杀死或捕食其他鸟类,从而传播病毒。这些鸟类也在南美洲海岸过冬,并在夏天迁徙到南乔治亚州等地,于是很可能在南极地区传播这种病毒。
研究人员指出,有些物种是南极特有的,而且惟独数百或数千只。假如病毒传播到这些种群内,它们将面临灭绝的惊险。此外,企鹅和信天翁等鸟类生殖速度较慢,假如其中某个群体的死亡率达到50%或70%,那么这些种群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恢复到往常的水平。
南极研究人员正在采取预防措施,如对鞋类和设备进行消毒,禁止游客在浮现病毒的地区旅游等,除此之外,没有太多措施能够阻止病毒的传播。但最令人担心的可能的事情是,病毒在鸟类之间传播。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