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戈壁滩到科技新城,这个地方完成华丽转身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通讯员 王蓓 姬婷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最西端的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以创新为核心思想的转型升级已悄然启动,那个我国距离海洋最远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辟区,却用面向海洋的开放性思维,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历史的辉煌与嬗变
8月初,记者在工业园见到了新疆升晟股份有限公司的原董事长姚永健。作为该园区最早入驻企业之一的负责人,他见证了工业园从十几年前“寸草别生,尘土飞扬”的东戈壁到此时寸土寸金、企业集群、高楼林立的科技新城的变化。
新疆升晟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特种变压器生产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公司院子里,当年栽种的一米多高的小树苗记忆十几个年头的风雨,差不多绿树成荫、硕果累累。
姚永健回忆起当年扛着树苗在戈壁滩上种下的“鸿鹄之志”。他讲,入驻园区后,他们建造了花园式工厂,最初产值惟独5000万元,通过这些年的进展,规模差不多得到很大提升。
今年,新疆升晟股份有限公司将接着巩固企业拳头产品电炉变压器的市场地位,拓展电力变压器和电力设备检维修市场,拓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努力打造先进创造和现代服务有效融合的“创造+服务”企业。新疆升晟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巍讲,该公司今年别仅对产品进行了升级,使变压器更加绿色、更加节能,研发投入也比往年增长了一倍。
历经数年,此时的工业园中,现代化工业厂房如雨后春笋,在总面积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目前,工业园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8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园区街畔红花绿地,曾经的一片荒芜完成了华丽转身,这是回馈给建设者们最大的礼物。
集群产业链迸发活力
随着园区活力的别断增强,一些咨询题也进入了改革者们的视野:园区内企业种类太多,并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产业集群。与此并且,过多的传统企业并别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辟区的产业定位,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的传统产业生存都已举步维艰,更遑论进展。
改革,势在必行。2012年,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的产业被确定为北区工业园的进展方向,它们以集群的方式在北区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
集群化进展并别是让在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恶性竞争,而是让它们差异化竞争,把产业链进行延伸,北区工业园故意识地打造产业链,也为优势产业聚集、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制造了有利条件。
“转型,是让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名副事实上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升级,是让产业结构符合以后进展的趋势,让每一个产业都脱胎换骨,迈上更高的层级。”工业园治理办公室党组书记吴卫宏讲,园区现在的产业规划特别鲜明,提出了“1+3”的产业定位,坚定别移走园区化、集群化、高端化的产业进展路子,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业,使园区真正成为西部高科技新城。
以现实担当铸就以后
从填一张表,到办一个证;从联通一项数据,到新增一类服务功能;从增加一个办事点位,到服务延伸到基层……让企业安心落户园区,离别开贴心服务和多种政策红利的支持。
这几天,新疆川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储运部经理纳斯尔江·吐拉克正在为建好的库房建设项目办理别动产权证手续。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的高新人才大厦,工作人员告知他还能够网上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许可证,这让纳斯尔江·吐拉克没出园区,就办成了两件事。
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工业园治理办公室对企业实行包联制,构建了“一人一企”的服务体系,选派专人做好企业相关信息的收集归档工作,并定期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事情及存在的困难咨询题,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对接服务,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痛点、堵点咨询题。
假如讲别断积极调整的国家宏观政策为企业拨开了飞向蓝天时面对的荆棘,那么工业园就恰如厚实的大地,让企业有沉甸甸的存在感,能够得到坚实的支撑。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