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窝里蹚出强村富民路

时间:2023-10-30 23:50:29 推荐 400

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有一个绿林环绕的美丽村庄——于集镇太平新村,这里汇聚着京杭大运河、金沙河、白鹭湾、四新河4条水道,更濒临着“一碗水半碗沙”的滔滔黄河。

自上世纪50年代引黄工程从这里兴建以来,位山灌区便成为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灌区引黄兴聊、入冀、济津,是华北平原农业、工业、城市生态水系、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支撑,但与此同时,灌区中的黄河水每年有上百万吨泥沙堆积,导致沉沙池区土地次生沙化失调,形成全国最大的沉沙池,太平村面对着上百万吨的泥沙堆积,曾经土壤肥沃的太平村成为“沙窝窝”里的穷村子。

大量的泥沙堆积让当地的生态更加脆弱,环境也更加恶劣。“关上门、闭上窗,不误晚上喝泥汤”“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成了当时太平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种啥死啥,当时的太平村可以说是寸草不生。”72岁的周庆喜回忆起曾经太平村的窘境,心里还是泛起一阵酸楚。

2010年,太平村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聊城市出台了滩区迁建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太平新村抓住机会,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周脉义带领村民进行了整村搬迁。

整村搬迁后,几届太平村领导班子迎难而上,带领村民们持续植树造林,营造防风林带,13年来,太平新村的土地上冒出了新芽,也生出了希望。如今的太平新村,自然风光独特、林业与水资源丰富,林地面积达到1946亩,占全村总面积的70%以上,先后获得“山东省森林村居”、“2021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山东省级精神文明村庄”、“山东省级全景化村庄”等多项殊荣。

周润秋,35岁,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21年,周润秋积极响应聊城市委“归雁兴聊”工程的号召,回到家乡,当选为太平新村的党总支书记。太平新村也迎来了新一代的“领头雁”。

在周润秋的带领下,太平新村利用村里废弃坑塘开展锦鲤养殖,通过“鱼菜共生”模式优化现状产业,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实现了集锦鲤养殖、电商销售和观光垂钓于一体的融合产业;依托独特的林木资源优势,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规划建设林下羊肚菌农业现代产业园,创新了地下养金蝉、地表种植耐阴蔬菜、地上养食用菌的“三位一体”化种养植模式,建设林下大棚70个,聘请专家指导种植了羊肚菌、灵芝等高收入作物,使林地亩产值达到4万元,预计年产值达到260万元;发挥村庄旅游资源与临沙傍水的自然优势,与旅游公司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太平·乡趣”主题的林下露营基地,还利用废弃花园搭建以草坪帐篷为特色的太平·当街露营地,将原生态农耕体验、研学教育、亲子休闲、果蔬采摘等项目有机结合,通过承接企业团建、研学游、亲子游等近郊旅游项目,为村庄带来了火热的人气,仅今年就已获得效益30万元,让太平新村的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

周润秋表示,未来的太平新村将会一二三产业融合式发展,一产大力去发展林下“三位一体”化种植养殖模式,二产将本村的农产品发展成“一村一品”,三产利用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太平新村打造成为黄河流域原生态齐鲁样板乡村。(经济日报记者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