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提速 为何选择这15城试点

时间:2023-11-17 15:31:55 推荐 379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黄兴赵丹丹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在北京、深圳、重庆、长春、银川等15个都市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鼓舞探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随着先行区试点的大幕拉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展再次受到各界关注。此次试点意味着什么?什么原因选择这15个都市?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将对市场和产业带来怎么样变化?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以公共领域为突破口,加快产业升级

公共领域车辆包括都市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邮政快递车等。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快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此次明确15个都市启动先行区试点,更是进一步提速电动化步伐。

什么原因选择公共领域车辆?业内专家认为,这和产业现有结构以及长期进展考量紧密相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进展中心政策规划处负责人赵世佳告诉记者,当前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为10%左右,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渗透率超30%相比,仍有较大空间。与此并且,公共领域车辆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对电动化认知和应用的普及具有较强的引领效果。

“公共领域车辆带有一定运营属性,对购买和使用成本要求高,这将进一步倒逼业界创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讲,开展试点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还能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探究应用。

“我国很早就进行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的尝试,公交车是最早起步的领域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讲,都市公交系统的电动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基础设施快速布局和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快速成网,不仅增强便捷性,也会为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消费提供支持。”

依照通知预期目标,新能源汽车推广聚焦公务用车、都市公交车、环卫车、出租车等领域,推广数量预计超过60万辆。

这是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3世界创造业大会上展出的氢燃料都市客车(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以公共领域车辆为突破口,一方面带动绿色消费、加快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促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等深度融合,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杨中平讲。

这是负责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交通保障的新能源公交车。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15个都市因地制宜,“都市带”“产业群”有机衔接

梳理此次公布的15个试点都市能够发现,这个地方面既有一线都市,也包含二三线都市,分布在东南西北。

“这15个都市各具特点。如北京产业规模位居前列,深圳是新技术新应用的高地,银川则推动绿色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融合进展等。”杨中平讲,分类化差异化的安排,能够激发都市的制造性,为全国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在长春,一辆辆白绿相间的电动出租车行驶在大街小巷。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作为试点都市,长春在充换电模式上不断探究。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赵明瑞告诉记者,针对高寒地区气候特征,长春重点推动应用换电模式,并且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提供超级充电系统。“我们正加快落实《长春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3年内规划建设换电站50座、充电桩12230台。”

试点都市和产业集群有机结合,让市场与生产更紧密连接。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讲,重庆正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接下来将建立多维度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新型充换电技术、车网互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

“我们正加紧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在续航提升、成本降低等方面持续发力,希望抓住先行区试点机会,加快布局商用车市场。”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光辉讲。

在宁波试点,与长三角产业集群有效衔接;在成都、重庆试点,则更好带动西部进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入选都市都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从零部件到技术,从推广数量到任务定量,每个试点都市不尽相同,有助于‘都市带’与‘产业群’衔接。”杨中平讲。

加快探究新业态,激发更广阔市场

业内专家认为,从长远看,先行区试点将加快探究新业态,有助于巩固和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拓宽进展空间。

优化应用环境。试点提出将建成超过70万台充电桩和0.78万座换电站。“在推动加强公路沿线、郊区乡镇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并且,还将加快城际快充网络和停车场站等专用充换电站建设,以及集充换电、加油等功能的综合能源服务站建设。”赵世佳讲,试点还将探究新的服务业态进展。

完善生态体系。“相比较私人领域,公共领域车辆因为使用频率高,处理好电池回收更加迫切。”张永伟讲,电动化应用普及,将进一步倒逼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的进展,这对带动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治理起到促进作用。

“随着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推广,包括车辆运营商、能源服务商等新业态也会随之进展。产业各界也会更加关注运营、应用、服务等,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久进展是件好事。”杨中平讲。

同意记者采访的车企负责人、业内专家建议,地点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如对公共领域车辆换购电动车、建桩建站等赋予补贴,经过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加快车辆电动化进程。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