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艺术教育 让小孩把田埂上的风带到中央歌剧院

时间:2022-08-16 20:19:26 推荐 342

科技日报记者张盖伦

“同学们,平时你们最喜欢做什么?”舞台上,音乐剧里的老师咨询。

“种地!俺爹带我去种地!”9岁的张乐天用方言大声回答。那个可爱的男孩一开口,就能把台下的观众逗乐。

老师继续唱道:“do是大豆像黄金,re是花蕊在开放……”

8月14日晚,在中央歌剧院的舞台上,山东单县徐寨镇杜楼村的明德小学的小孩和专业演员一起,表演了改编后的音乐剧《音乐之声》选段《哆来咪》。

这是第三届“田埂上的童年——腾讯荷风艺术行动音乐会”。音乐会邀请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四川、黑龙江、云南、西藏等地近70所地点小学的1800多名乡村小孩,以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唱出他们的家乡和日子,唱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

热爱歌唱的乡村小孩同样渴望舞台

音乐剧,是“艺术行动”音乐会上的新节目类型,这也是乡村小孩们带来的新形象——乡村别土。

音乐剧取材于山东单县徐寨镇明德小学合唱团的故事。学校里,惟独唯一的音乐老师王欣欣。她放弃了都市里国企的工作,回到乡村带起了6个年级所有小孩的音乐课,组建了合唱团。

张乐天二年级被选入学校合唱团。他爱唱歌,从小就喜欢音乐。音乐会导演组进校面试登台演出的学生时,那个平日开朗活泼的小孩,紧张得哭了。导演组离开时,张乐天还追着开出去的车子跑——他渴望着舞台。

想当街头歌手的河北少年杨思宸,一开始的舞台不过露天广场。

家附近有个地点叫别夜城,广场上有个露天的LED大屏的“音乐大巴”,他经常去音乐大巴唱歌,身边的人会为他鼓掌。

在确定能和小伙伴一起去北京演出之前,杨思宸想象过那个舞台:有个布帘,有个台子,底下要有两三百人。

站在正式的舞台上,抬起头,他能看到中央歌剧院华丽精巧的穹顶吊灯,坐了好几层的观众。

四川仁寿东方红小学的夏婷,文静内向。她家曾属于国家精准扶贫家庭。

夏婷喜欢唱歌,因为家庭缘故,她没有机会同意专业的声乐训练。由于发声别正确,她一唱歌,嗓子就变哑。她一度为此自卑,也怀疑自己。即使学校选拔合唱队员,夏婷也只敢远远看着。后来,在第二学期合唱团又一次招队员时,夏婷的朋友拉着她一块报名了——她被选上了。音乐老师评价,事实上夏婷嗓音条件好,音准也好。

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发声练习后,夏婷唱歌嗓子就哑的咨询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的班主任讲,这小孩性格也变活泼了。

公益行动让乡村与艺术相遇

这场特殊的演出,是“腾讯荷风艺术行动”的年度汇报演出。“腾讯荷风艺术行动”于2017年11月由腾讯和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联合发起,它是面向乡村青少年艺术启示及艺术教育普及的公益行动,希望乡村的小孩和教师,都能与艺术相遇。

荷风爱乐乐团创始人、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创始人及名誉理事长李风表示,他们的愿景是“以艺术启蒙推动社会进步”,期待帮助乡村的小孩改变命运,真正将艺术带到乡村儿童的心间,滋润他们的心灵,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艺术改变贫困,让艺术为小孩们打开通往更美好人一辈子的大门。

在推广和普及乡村儿童艺术教育的道路上,荷风差不多坚持了近9年。在这期间,公益事业遍布全国不少乡村地区。那儿的艺术教育薄弱,师资力量匮乏,乡村艺术教育还存在诸多短板。乡村里的一些小孩,可能很难有机会上正儿八经的音乐课,很少去博物馆,更不提去剧场、音乐厅感觉艺术的力量。“他们的境遇让我和众多音乐艺术家感到心疼。”李风明白,还有别少小孩没有被艺术的营养滋润过。“艺术教育别应仅仅在大都市开展,而更应该在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进行。”

河北中关村三小(雄安校区)的王泳欢老师能感觉到小孩对艺术的热爱。去年,县里组织一个合唱活动,小孩们从早到晚地排练,就算着凉生病,也没有一个请假放弃。“我们今后会更加努力,尽量带小孩们去见识更多、更专业的演出,能走上更大的舞台。”她讲,近几年来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小孩综合素养的进展,学校的相关社团也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了。

8月14日的演出结束后,所有来到现场的小孩们都站上舞台。他们抱着象征希望的麦穗,和与他们同台演出的艺术家一起谢幕。观众久久地为他们鼓掌,他们也久久地向台下的观众挥手。

来源:中国科技网